目前,廣東北上的高鐵線路主要是依靠2009年開通的京廣高鐵(武廣段),另輔以仍在建設中的京港高鐵贛深段(贛深高鐵)以及“準高鐵”——杭深鐵路。其中,京廣高鐵長沙至廣州段日均車次超160對,接近飽和,節(jié)假日票源緊張;如果是借道贛深高鐵北上,需繞行河源;杭深鐵路就更不用說了,作出客貨共線鐵路,其運量亦是飽和狀態(tài)。那么,廣東還沒有新的北上高鐵新線呢?答案是:有,那就是第三條時速350公里的北上高鐵新線——廣清永高鐵。目前,關于該項目的規(guī)劃建設迎來了重大進展。
2025年8月,廣州地鐵集團正式發(fā)布了《新建鐵路廣州至清遠至永州高速鐵路征地拆遷及管線遷改核查項目比選公告》,這意味著備受矚目的廣清永高鐵在歷經(jīng)十年謀劃后,終于跨出“紙上談兵”階段,進入征地拆遷這一實質性落地環(huán)節(jié)。換句話來說,那就是“從圖紙上的紅線,到腳下的鋼軌,只差最后一道會簽?!?/p>
根據(jù)公告內容可知,本次核查范圍涵蓋廣州樞紐至陽山段約143公里,涉及50座橋梁、25座隧道,橋隧比超過90%,需拆遷房屋75.57萬平方米、永久征地1230.7畝。同步啟動的還有沿線電力、通信、油氣等管線的遷改摸查,成果將直接用于后續(xù)施工圖設計與預算包干協(xié)議的簽訂。業(yè)內普遍解讀為:當“紅線圖”與“拆遷圖”疊合之時,便是項目由“規(guī)劃”轉向“施工”的臨界點。
事實上,廣清永高鐵的“進度條”在2024年底以來被連續(xù)刷新:2024年12月,國鐵集團在廣州召開預可研審查會,線路走向、站位設置、時速標準(350公里)獲專家組原則同意。2025年5月,國鐵集團鑒定中心完成可研審查,明確項目功能定位為“京廣高鐵輔助通道”,并同步研究邵永高鐵西南聯(lián)絡線,解決永州方向往成渝經(jīng)濟圈銜接問題; 6月,湖南段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通過專家評審,為可研批復掃清最后一道前置要件;7月,中鐵四院啟動補充初測地質鉆探勞務招標,現(xiàn)場勘察與施工圖設計同步推進。按照當前進度,廣清永高鐵項目最快有望在2025年內將完成可研批復,2026年底前全面開工建設,“十五五”初期形成實物工作量。
任何一條高鐵,最難的都是“從0到1”?;厮輳V清永高鐵的歷程,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全國兩會,廣東、湖南兩省人大代表連續(xù)多年聯(lián)名呼吁,將“廣州—清遠—永州—重慶”通道納入國家規(guī)劃;2022年,項目成功擠進國家《“十四五”鐵路發(fā)展規(guī)劃》儲備開工項目清單;2024年,又被明確寫入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與湖南省重大前期項目計劃。如今,隨著征地拆遷啟動,項目終于走完“最后一公里”審批長跑,進入施工圖設計、招標掛網(wǎng)、施工進場的新階段。
廣清永高鐵全長約402公里,其中廣東段241公里、湖南段161公里,預設永州、零陵、雙牌北、寧遠、藍山、連州、陽山、清遠西、廣州北等9座車站。建成后,廣州至永州高鐵旅行時間將由現(xiàn)在的3.5小時壓縮至1.5小時,粵北、湘南的清新、連州、陽山、藍山等縣市將首次接入全國高鐵網(wǎng),一舉填補路網(wǎng)空白。更重要的是,這條南北向大通道北接呼南高鐵,南連廣深港、廣珠澳高鐵,遠期可形成粵港澳—成渝3.5小時經(jīng)濟圈。
盡管“施工圖”已呼之欲出,但廣清永高鐵要真正變成風馳電掣的“實景圖”,仍有三道關要闖:
其一,資金關。項目估算總投資約826億元,廣東、湖南兩省已明確按照6:4比例出資,但在當前地方財政承壓背景下,如何平衡鐵路建設基金、專項債與市場化融資,考驗各方智慧。
其二,生態(tài)關。線路穿越南嶺余脈,涉及連江流域飲用水源、英德喀斯特溶洞等敏感區(qū),環(huán)保水保方案需經(jīng)多輪論證優(yōu)化。
其三,協(xié)同關。廣、清、永三市在征拆標準、站城融合、產業(yè)導入等方面訴求不一,需要更高層級的省級統(tǒng)籌與部省聯(lián)席會議機制持續(xù)發(fā)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