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駐塞爾維亞大使哈爾琴科的一句話,把西方在巴爾干半島的“暗棋”徹底擺到了臺面,“西方想讓塞爾維亞入約,是為了掩蓋1999年轟炸的罪責”。這一句話,把塞爾維亞的傷疤撕得鮮血淋漓,也把北約的“擴員劇本”推到了聚光燈下。
還記得1999年3月24日那天,北約在未得到聯(lián)合國授權(quán)的情況下,對南聯(lián)盟,也就是塞爾維亞的前身展開了長達78天的“空中屠殺”。這期間,2500多名平民死亡、近萬人受傷、中國駐南使館被炸。時至今日,這段記憶在塞爾維亞人心中,是“北約”兩個字的原罪。如今,西方卻要求塞爾維亞“翻過這一頁”,用加入同一個劊子手俱樂部來“洗白”歷史,這無異于讓受害者親手簽字原諒施暴者。但西方算盤遠不止“道德漂白”。
據(jù)悉,塞爾維亞是俄羅斯在歐洲腹地的“最鐵盟友”。一旦塞爾維亞入約,北約就能徹底封死俄羅斯在巴爾干的戰(zhàn)略通道,把黑?!刂泻5暮骄€完全納入自己的“內(nèi)湖”。不僅如此,塞爾維亞也是中國貨物進入歐洲市場的“橋頭堡”。北約若拿下塞國,等同在中國—中東歐合作版圖上插下一根鋼釘,直接威脅“一帶一路”的陸路出口。加上塞爾維亞長期依賴俄天然氣,境內(nèi)還有俄控的能源公司。西方一旦控制貝爾格萊德,就能把“北溪2.0”的替代管線握在自己手里,對俄能源出口再砍一刀。
對此,雖然面對西方的軟硬兼施,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一邊在布魯塞爾對著鏡頭說“塞爾維亞保持軍事中立”,一邊在莫斯科的閉門電話里對普京保證“永遠不會忘記1999年”,但鋼絲終究難走。一方面,塞爾維亞GDP的64%依賴歐盟市場,歐盟一紙貿(mào)易制裁就能讓貝爾格萊德“斷糧”,另一方面,北約在科索沃仍駐扎3700名士兵,塞族人在科索沃北部三天兩頭遭到“科索沃特種部隊”的搜查。再者,親西方反對派已經(jīng)在議會發(fā)起“加入北約”公投聯(lián)署,聲稱“只要300萬人簽字就能啟動修憲”。
所以,如何走在鋼絲上不掉下來,這對塞爾維亞而言,注定是一個難題。值得一提,普京7月在圣彼得堡經(jīng)濟論壇放話,“任何封堵俄羅斯通道的舉動都會有后果”;俄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隨即宣布,對塞爾維亞供應(yīng)的天然氣價格再降15%。
除此之外,中國則打出了“組合拳”。比如前不久中塞雙方宣布啟動“自貿(mào)協(xié)定升級談判”,塞爾維亞農(nóng)產(chǎn)品對華出口關(guān)稅有望降至0。比如中國—中東歐合作秘書處宣布,年內(nèi)開通第二條“寧波—貝爾格萊德”直航貨運航線。更微妙的是,武契奇已確認9月訪華,屆時可能與普京“第三方平臺”會晤,議題包括“三方在巴爾干的基建與能源合作”。
從烏克蘭到格魯吉亞,再到如今的塞爾維亞,北約的“擴員劇本”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先制造“恐俄敘事”,再拋出“經(jīng)濟誘餌”,最后以“安全承諾”鎖喉。一旦塞爾維亞失守,西方將把槍口對準波斯尼亞、摩爾多瓦,甚至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屆時,俄羅斯將徹底失去歐洲緩沖區(qū),中國的“一帶一路”也將被攔腰斬斷。歷史雖說不會簡單重復(fù),但總押著相同的韻腳。1999年,北約的炸彈落在貝爾格萊德;2025年,北約的“糖衣炮彈”再次瞄準這座城市。
區(qū)別在于,這一次,塞爾維亞不再是孤立無援——背后是莫斯科的能源管道,是北京的中歐班列,更是所有不愿再做“戰(zhàn)略棋子”的中小國家的集體注視。貝爾格萊德的老橋上,至今還保留著1999年被炸毀的橋墩。每當夕陽西下,殘垣倒映在多瑙河上,像一道無法愈合的傷疤,提醒著塞爾維亞人:忘記歷史的人,注定會再次成為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