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院我盡心伺候,門外聽到她一句話,我扭頭就走
我今年36歲,在家里人眼里,我大概就是個任勞任怨的“老好人”。
尤其是在我婆婆面前。
婆婆是個要強的人,年輕時一個人拉扯大我老公和他妹妹,很不容易。
所以結婚十年,就算她對我再怎么挑剔,我也都忍著,誰讓她是我老公的媽呢。
半個月前,婆婆在家里拖地,不小心滑了一跤,把腿給摔骨折了。
人上了年紀,就怕這個。
醫(yī)生說得住院好好養(yǎng)著,至少三個月不能下地。
我老公是單位的個小領導,天天忙得腳不沾地。
小姑子遠嫁外地,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說回來一趟不方便。
這照顧婆婆的重擔,自然就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
我二話沒說,第二天就收拾了東西,在醫(yī)院安頓下來。
每天早上五點,我準時起床,先回家給婆婆熬她愛喝的魚湯,再燉上補骨頭的肉湯。
然后提著大大小小的保溫桶,擠第一班公交車趕到醫(yī)院。
到了病房,先伺候她洗漱,再一口一口喂她吃飯。
吃完飯,給她擦身,按摩沒受傷的那條腿,怕肌肉萎縮了。
婆婆愛干凈,床單被套我一天一換,病房也被我收拾得沒有一絲異味。
同病房的病友都羨慕她:“大姐,你這兒媳婦,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啊?!?/p>
婆婆聽了,只是“哼”一聲,不說話。
她對我,從來沒有一句好話。
嫌我做的飯不是咸了就是淡了。
嫌我給她擦身的時候手勁重了。
嫌我倒的水不是燙了就是涼了。
我從來不跟她計較,她說什么,我都應著:“媽,下次我注意。”
老公偶爾來醫(yī)院一趟,放下水果就走,臨走前總拍拍我的肩膀:“老婆,辛苦你了,我媽就這個脾氣,你多擔待?!?/p>
我能說什么?我只能點點頭。
這天下午,我剛給婆婆接完水回來,就看到小姑子提著一堆營養(yǎng)品站在病房門口。
她看到我,笑了笑:“嫂子,辛苦你了?!?/p>
我把水杯遞給婆婆,說:“你陪媽聊會兒,我去買點水果?!?/p>
我轉身出了病房,其實水果早上剛買過,我就是想給他們母女倆留點單獨說話的空間。
走到病房門口,我正準備下樓,卻聽到里面?zhèn)鱽砥牌诺穆曇簟?/p>
“別指望她了?!?/p>
我腳步一頓。
只聽小姑子問:“媽,你說什么呢?”
婆婆的聲音很清楚:“我說你嫂子!她現在這么伺候我,還不是看著我這套房子!我告訴你,我心里有數,這房子以后是你的,跟她沒關系!”
我站在門口,全身的血都好像涼了。
我每天起早貪黑,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在她眼里,我就是圖她那套老房子?
我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我轉身,看著走廊盡頭的窗戶,外面的天那么藍。
我再也不想待在這個地方了。
我把手里的購物袋,輕輕放在門口的椅子上,頭也沒回地走了。
不伺候了。
我回到家,把自己摔在沙發(fā)上,一動也不想動。
腦子里全是婆婆那句話:“別指望她了,這房子以后是你的!”
十年的婆媳,我自問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我到底圖她什么了?
她生病,兒子女兒指望不上,是我這個她口中“外人”在床前盡孝。
到頭來,就換來一句這樣的話。
晚上,老公回來了,看我躺在沙發(fā)上,問:“怎么這么早回來了?媽那邊沒事吧?”
我坐起來,看著他:“我今天不去醫(yī)院了,以后也不去了?!?/p>
老公愣了一下:“你說什么呢?媽一個人在醫(yī)院怎么行?”
“她不是一個人,你妹妹今天去了?!蔽艺f。
“我妹去了你也不能回來啊,她能待幾天?”老公的眉頭皺了起來,“你又跟媽鬧什么別扭了?”
“我沒鬧別扭?!蔽铱粗难劬Γ蛔忠痪涞卣f,“你媽今天跟你妹說,我伺候她,是圖她的房子。還說,那房子以后是你妹妹的,跟我沒關系?!?/p>
老公的臉色變了:“不可能!你是不是聽錯了?”
“我親耳聽見的,就在病房門口。”我笑了,只是那笑比哭還難看,“我伺候了她半個月,累死累活,就落了這么個名聲。我不伺候了,誰愛去誰去?!?/p>
說完,我拿起手機:“我現在就給你妹打電話,讓她回來照顧,或者你們花錢請個護工。反正,我是不去了?!?/p>
老公一把搶過我的手機:“你冷靜點!”
他看著我通紅的眼睛,語氣軟了下來:“這里面肯定有誤會,我媽不是那樣的人。我……我現在就去醫(yī)院問問清楚?!?/p>
說完,他拿著車鑰匙就沖出了門。
我看著空蕩蕩的家,眼淚終于掉了下來。
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公的電話打來了。
我接起來,沒說話。
電話那頭是長久的沉默,然后,我聽到了老公帶著哭腔的聲音。
“老婆,對不起……是我媽對不起你。”
他說,他到醫(yī)院問了小姑子,才知道我只聽了前半句。
婆婆的原話是:“你嫂子是個好人,太好了,我這老婆子拖累她了。我這輩子沒給過她什么好臉色,她還這么對我,我心里過意不去……我告訴你,別指望她了,以后你自己的日子要自己過好。
我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還有幾天。我跟你哥商量了,我這套房子,以后留給你,算是我這個當媽的最后能為你做的事。
我手里還有些存款,都留給你哥,他要養(yǎng)家養(yǎng)孩子,比你難。你嫂子跟著他,不能再讓她受委屈了。”
我舉著電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原來,是我錯了。
我掛了電話,拿上外套,瘋了一樣往醫(yī)院跑。
當我氣喘吁吁地推開病房門時,婆婆、老公、小姑子都看著我。
婆婆的眼睛紅紅的,看到我,她把頭扭到了一邊。
我走到床邊,看著她斑白的兩鬢,叫了一聲:“媽。”
婆婆沒理我。
我拉起她的手:“媽,對不起,我……我下午都聽到了?!?/p>
婆婆的身子顫了一下,還是不看我。
“我不該只聽一半就跑了,我誤會你了?!?/p>
婆婆終于回過頭,眼淚掉了下來:“是我……是我不會說話,我就是個討人嫌的老婆子……”
我搖搖頭,幫她擦掉眼淚:“媽,你別這么說。房子我們不要,只要你好好地,比什么都強。”
那一刻,三十年的隔閡好像都消失了。
人到中晚年才明白,家人之間,最怕的就是猜忌和誤會。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看到的,未必就是全部的真相。
多一點溝通,多一點信任,才能讓家真正成為一個溫暖的港灣。
朋友們,你們在和家人相處時,有過類似的誤會嗎?你們是怎么化解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