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wǎng)友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南京東南實驗學校家長會上關(guān)于家庭教育的分享的內(nèi)容,里面提到“喪偶式教育”“詐尸式教育”,朋友圈刷屏。
喪偶式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尤其是指父親)的缺失,還有醫(yī)生給了個專業(yè)的名字,叫“缺乏父愛綜合征”。這看起來高大上的定義,滿含的卻是母親們的滾滾熱淚!
研究表明,父教缺失很大概率導(dǎo)致兩個極端結(jié)果:
一是孩子變得懦弱;
二是孩子變得暴躁、攻擊性強。
詐尸式教育:指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經(jīng)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
比喪偶式教育更為可怕的應(yīng)該就是詐尸式教育,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瞎管,讓你管的時候吧你不管,別人在管的時候你又要插手干預(yù),死又死不透,跳起來瞎指揮。
對父親們的告誡中,有幾句話說的特別解氣:
咱要是不管,就一直死在一邊,留著口氣兒去掙錢,多掙錢,讓母親們偶爾閑暇的時候有錢花!
這真是:卷又卷不起來,躺平又躺不平,想要拼爹的時候,又拼不過別人,所以與其卷孩子,不如家長自己卷自己。
多體諒一下中年母親;多管孩子,一直活著一直管;如果不管,就好好工作,多去掙錢,讓老母親們偶爾閑暇的時候有錢花。
最要不得的就是時不時地詐尸,平時不關(guān)心,情況也不清楚,就只會添亂。
有家長將這三張圖片轉(zhuǎn)發(fā)到了朋友圈,并配上了文字:說的太對了!比喪偶還要可怕的是詐尸式教育:平時不管,考差了就來指手畫腳。
其實,家長的焦慮,表面上源于對孩子升學的期待與擔憂,本質(zhì)上卻關(guān)涉未來就業(yè)與社會資源的分配。在當前升學壓力仍然巨大的環(huán)境下,真正擺脫這份焦慮,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有人說“等孩子上了大學就好了”,可現(xiàn)實往往是:即便到了大學,家長群依然活躍,父母依舊放心不下孩子的方方面面,仍會不斷督促他們努力進步——可見,徹底“躺平”幾乎是不可能的。
古語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彼宰鳛榧议L,我們或許更應(yīng)學會的是:接受焦慮、承認自身的局限、接納不完美,也放過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際遇與高光時刻。我們所能做的,也許是學會與焦慮共存,適時放手,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路——這或許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
愿與各位家長共勉。
文章來源:南京擇校、南京校園通訊、南京家長說、家長分享等網(wǎng)絡(luò)
關(guān)注南京擇校矩陣媒體
與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長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