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說 “秋食果,勝補藥”,入秋后不少人總盯著蘋果、梨買,覺得它們潤秋燥,卻把黃桃這 “寶藏果子” 給忘了。其實黃桃甜軟不膩,不僅能幫著通腸道,搭配紅棗、桂圓還能補氣血,秋天吃正合適。今天就把我試了七八次的 3 種黃桃做法分享給你,新手跟著做也能零翻車,每個步驟都是我踩坑后總結的干貨,照著來準沒錯。
先跟大家說選黃桃的小技巧,選對了吃著才甜軟。我每次買都挑表皮發(fā)黃、摸著有點軟(別太軟,一捏就爛的是壞的)、聞著有淡淡果香的;要是表皮發(fā)綠、硬邦邦的,放熟了也不甜。處理黃桃時,我試過用開水燙 10 秒,表皮一剝就掉,比直接用刀削省事多了,還不浪費果肉,新手一定要試試這個方法。
第一道菜:黃桃桂圓紅棗銀耳羹 —— 銀耳出膠、不齁甜的關鍵在 “泡” 和 “慢燉”
這道羹秋天喝最潤,銀耳滑嫩,黃桃甜軟,很多人做銀耳羹總不出膠,要么甜得齁人,其實就是泡發(fā)和燉煮的步驟沒做好,我之前也犯過這錯,后來調整了方法,每次都能燉出膠。
1.處理食材(新手必看):銀耳提前用溫水泡 2 小時,泡軟后撕成小朵,別撕太大,小朵更容易出膠 —— 我之前沒撕小,燉了 2 小時都沒膠,后來撕小朵,1.5 小時就出膠了;紅棗去核切成片(不去核容易上火,我之前沒去核,家人喝了說嗓子干),桂圓去殼,黃桃去皮切小塊。
2.燉煮技巧(出膠秘訣):把銀耳、紅棗、桂圓放進鍋里,加足量清水(沒過食材 2 指),大火煮開后轉最小火,蓋著鍋蓋燉 1.5 小時,期間別總開蓋,會跑熱氣,燉到銀耳出膠、湯汁變稠再放黃桃塊。黃桃別太早放,不然煮爛了沒口感,我之前一開始就放,最后燉成了黃桃泥,后來改在最后 30 分鐘放,剛好保留果肉的軟嫩。
3.調味別貪心:只需要加 1 勺冰糖就行,黃桃本身有甜味,冰糖多了會齁。我試過加蜂蜜,發(fā)現(xiàn)高溫會破壞蜂蜜營養(yǎng),所以要么燉好放溫后加,要么直接不加,靠食材本身的甜就夠了,這樣喝著更清爽。
第二道菜:自制黃桃干 —— 不發(fā)黑、有嚼勁的秘訣在 “泡鹽水” 和 “控溫”
外面買的黃桃干總加糖太多,自己做的酸甜適中,還干凈。很多人做黃桃干要么發(fā)黑,要么硬得咬不動,其實就是少了泡鹽水這步,燉煮時間也沒把控好。
1.處理食材(防氧化):黃桃去皮切成 1 厘米厚的片,別切太薄,不然曬完沒嚼勁;切好后放進淡鹽水里泡 10 分鐘,能防止氧化發(fā)黑 —— 我之前沒泡鹽水,剛切好的黃桃片很快就變黑,看著沒胃口,泡了鹽水后,曬出來還是金黃色。
2.蒸制(別蒸太爛):蒸鍋水燒開后,把黃桃片鋪在蒸籠布上,別疊著放,蒸 5 分鐘就關火。蒸太久會讓黃桃片軟塌,曬的時候容易粘在一起,我之前蒸了 8 分鐘,結果曬的時候全粘成一團,后來減到 5 分鐘,剛好蒸到微軟。
3.晾曬(控干濕):蒸好的黃桃片放在通風、有散光的地方,每天翻一次面,曬 2 天就行。別曬太久,曬到摸著手感半干、有點嚼勁就停,曬 3 天以上會硬得咬不動,我第一次曬了 3 天,最后得泡著水吃,后來調整 2 天,口感剛好。不用額外加糖,黃桃本身的甜度就夠,加糖反而膩。
第三道菜:簡易黃桃派 —— 不焦糊、餡料不出水的技巧在 “扎小孔” 和 “加淀粉”
很多人覺得黃桃派難做,其實新手可以走 “捷徑”,不用自己揉派皮,簡單幾步就能做好。我之前自己揉派皮,又硬又容易破,后來發(fā)現(xiàn)買現(xiàn)成的派皮更省事,新手直接用就行。
1.準備食材(省時間):買現(xiàn)成的冷凍派皮,提前拿出來解凍 10 分鐘,別解凍太久,不然會粘手;黃桃去皮切小塊,加 1 勺玉米淀粉、半勺白糖拌勻 —— 玉米淀粉別多放,不然餡料會成糊狀,我之前加了 2 勺,最后吃著像 “黃桃糊”,1 勺剛好能吸收水分,還不影響口感。
2.鋪派皮(防鼓包):把一張派皮鋪在烤盤里,用叉子在派皮上扎滿小孔,別漏扎,不然烤的時候派皮會鼓起來 —— 我之前沒扎孔,烤到一半派皮鼓得像小山,后來每次都扎孔,再也沒鼓過;然后把拌好的黃桃餡鋪在派皮上,別鋪太滿,不然烤的時候會溢出來。
3.烘烤(控溫度):烤箱提前預熱到 180 度,把烤盤放進去,烤 25 分鐘就行。溫度別太高,200 度以上容易烤焦派皮邊,我之前用 200 度烤,邊全焦了,后來降到 180 度,烤出來派皮金黃酥脆,餡料也剛好熟。要是沒有烤箱,用空氣炸鍋 170 度烤 20 分鐘也能成,我試過一次,口感差不多,更省時間。
其實初秋養(yǎng)生不用挑貴的食材,黃桃就是平價又實用的選擇,本身帶纖維能幫著通腸道,搭配銀耳、紅棗還能潤秋燥、補氣血,吃起來也不費牙,老人孩子都喜歡。今天這 3 種做法,不管是想喝熱羹、吃零食,還是想做甜點,都能滿足,每個步驟都沒復雜的技巧,新手跟著做準能成。
要是覺得這些做法有用,就點贊收藏起來,下次想吃黃桃了照著做;也可以轉發(fā)給身邊喜歡做飯的朋友,讓大家秋天都能嘗到黃桃的好味道,少走我之前踩過的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