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蕾玲編輯部的第1179篇原創(chuàng)文章
談到FC平臺的馬里奧游戲,大家能想到的除了那版經(jīng)典的《超級瑪麗》,就是不可計數(shù)的打著瑪麗旗號的“換頭游戲”了,什么《瑪麗10》《瑪麗14》《瑪麗16》等,雖說小時候被欺騙了不少感情和金錢,倒也算是變相認識了不少紅白機上的優(yōu)秀游戲。
其實當年FC平臺上還真有一款鮮為人知的正版馬里奧,叫做《馬里奧失蹤記》,當年大家更習慣稱呼其《瑪麗失蹤記》。
只不過因為這游戲的類型較為特殊,應(yīng)該極少有玩家會對其感興趣。今天小編就在@老男孩蕾玲 跟大家叨叨幾句這個游戲吧!
《瑪麗失蹤記》其全名為《Mario is Missing!》,是由任天堂授權(quán)Toolworks開發(fā)并于1993年推出的。這款游戲以馬里奧經(jīng)典角色為核心,看似是一款橫板闖關(guān)游戲,實際上卻顛覆了傳統(tǒng)橫版動作玩法的框架,成了一款融合地理教育與輕度冒險的益智類游戲。
游戲開場便呈現(xiàn)了庫巴用透明罩子困住紅色馬里奧的經(jīng)典橋段,隨后綠色路易基與恐龍耀西從南極的庫巴宮殿出發(fā),展開一場橫跨全球的尋兄之旅。
路易基通過南極宮殿的水管抵達各個城市后,剛出水管就會接到市長的電話,得知庫帕在城市里搞破壞,偷走了許多地標建筑,市長會請求路易基幫忙尋回。
作為一款幼教益智游戲,玩家需要和城市里的市民交流,市民會介紹城市的風土民情,大到地標建筑、歷史事件,小到特色美食、市井俚語,玩家則需要從他們的話語中推測所在城市的名稱。
知道所在城市后,玩家要切換到世界地圖界面,控制耀西從南極洲出發(fā)尋找路易基,只要讓耀西停留在路易基所在的城市,兩人就能會合。
之后切換到當前城市的地圖,找到庫帕的位置,踩死庫帕就能得到被偷走的寶物,再前往地圖上的展覽中心歸還。
每個城市都有三個寶物和三個對應(yīng)的展覽中心,寶物必須歸還到特定的展覽中心。
被庫帕偷走的寶物五花八門,以紐約市為例,就有自由女神像的火炬、紐約公共圖書館門口的獅子雕像,甚至還有科幻電影里爬上世貿(mào)大樓的大猩猩金剛,很難想象庫帕是如何攜帶這些龐然大物的?
歸還寶物前還要答題,題目難度不低,比如關(guān)于女神像火炬的題目 “自由女神像看起來像什么?”,答案是 “雕刻家的母親”,像這樣的題目每個展覽館的題目還不止一道,答錯后會隨機出現(xiàn)另一道題。
答完三個展覽館的所有題目,且耀西已與路易基會合,才能進入下水管離開該城市,前往下一關(guān)。
就這樣玩家操控路易基通過水管穿梭于紐約、東京、中國等世界主要都市,幫助城市居民尋回被紅色烏龜庫帕偷走的寶物。只有幫所有城市找回寶物,才能回到南極宮殿與庫巴決一死戰(zhàn),救出馬里奧。
原本這款《瑪麗失蹤記》設(shè)計為父母陪孩子一起玩,在過程中講解地理知識幫助孩子們通關(guān)。但當年很多玩家因看不懂英文,又沒有大人陪伴,無法體會游戲內(nèi)涵,只覺得它是款無聊湊數(shù)的游戲。
雖然《瑪麗失蹤記》游戲流程長,但操作難度極低,游戲中的烏龜根本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包括最終BOSS也不會,耗些時間+胡亂猜測答案總能通關(guān),它或許是FC上唯一一款人人都能一命無傷通關(guān)的馬里奧游戲了。
《瑪麗失蹤記》除FC版外,游戲還登陸SFC、MS-DOS與MAC平臺,劇情補充了庫帕通過傳送門盜取地標、企圖融化南極冰川的荒誕動機。
雖然所有版本看起來依舊是那么無聊,不過拿這種游戲給十歲以下的孩子練習英語似乎是不錯的選擇。曾經(jīng)沒有通關(guān)如今又對這款《瑪麗失蹤記》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拿給自己的孩子看看,來彌補一下小時候親子游戲陪伴缺失的遺憾。
作者:諾亞主機(20后游戲編輯)
編輯:小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