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伊,董璇老公,AKA男版麥琳。
因其又窮又好面子的好大兒形象,讓全網(wǎng)集體看不上。
到什么地步呢?
網(wǎng)友跑到到董璇的小紅書下面,讓她離婚保命。
把老公當兒子養(yǎng)
起因是董璇和張維伊參加了一檔夫妻綜藝《姐姐當家》。
他們兩人是白富美下嫁窮小子,但男方一同操作下來讓網(wǎng)友越看越窒息。
請客吃飯,男方遲遲沒有付款成功,董璇撐不住,先于張維伊付了款。
結果張維伊覺得沒面子,當場掛臉,跟董璇原地小吵,讓店家把董璇付完的錢退回去。
一頓操作,讓不少網(wǎng)友覺得張維伊自卑,好面子,大男子主義,不會做人。
結果董璇在事后采訪中解釋,張維伊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女強男弱讓他很不自信。
平時雙方都是財務獨立的,女方會讓男方承擔他力所能及的部分。
不僅如此,在面對共同的問題時,張維伊只會問董璇怎么辦。
丈母娘的生日宴和一堆人的旅行安排也全扔給董璇一個人。
給丈母娘寫生日賀卡用的也是一堆游戲語言,根本不考慮老人能不能看懂。
李維嘉說的非常在理,董璇像帶了一個兒子。
同樣的還有萬千惠和三寶。
萬千惠自己開公司,把大自己25歲的三寶當兒子在家供著。
公司有資金缺口不告訴對方,半夜心臟不舒服寧愿讓媽媽送自己去醫(yī)院,也不愿意叫醒三寶。
順帶說一句,三寶和她的媽媽同歲。
我只見過父母瞞著孩子動手術,沒見過瞞著老公,讓爹媽幫忙的。
為何婚姻關系變成這樣?
萬千惠把老登捧上天,董璇把弟弟狠狠寵。
現(xiàn)實中,很多人也把夫妻過成了母子,這絕不僅僅是個人性格那么簡單,背后更是有歷史、經(jīng)濟、社會結構這些系統(tǒng)性根源。
現(xiàn)代婚姻是父權制和現(xiàn)代愛情的嫁接,男性還遵循老一套思維,但女性已經(jīng)向前。
傳統(tǒng)婚姻的本質是經(jīng)濟和政治聯(lián)盟,核心是父權制。
在這種制度下,只有男性可以對外獲取資源,女性只能依附于男人存在,所以她的價值就是生育和家務勞動。
只有通過提供這些“服務”,才能換取男性的經(jīng)濟庇護和生存保障,她必須包容一切。
而男性因為提供了資源,自然也會認為家庭是他的休息港灣,他理應被服務。
但是在女性經(jīng)濟獨立之后,她們也是資源的提供者,婚姻也就不再是生存必需,我們開始強調婚姻的平等關系。
現(xiàn)代的觀念和古老的制度是不適配的,尤其是男性的思維方式還和以前一樣,認為自己應該享受女性帶來的家庭紅利。
女性既要服務者角色,是母親、保姆,又要扮演伴侶角色,提供情緒價值,這種錯配是一切的起點。
但是走進婚姻的又不會輕易離婚,所以能忍的就繼續(xù)忍,最后被生活磨成了這樣。
同時,這種模式能持續(xù),也是因為它詭異地滿足了所有參與方的潛在需求。
對于女性來講,在一個存在性別天花板的社會里,許多女性的價值感來源是受限的。
當她在公共領域獲得價值感的途徑比男性窄時,“被需要”就成為了一種非??煽壳覐姶蟮膬r值感來源。
通過照顧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伴侶,女性把自己置于一個關系中絕對不可或缺的位置上——
他沒有我就不行。
就像董璇和張維伊,他戳中董璇的一個點就是,他讓董璇覺得,他需要她。
張維伊對董璇說,“姐姐的世界里有很多人,但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正常人誰聽了不壓力山大?但董璇非但不覺得可怕,還很受用。
這是一種深刻的安全感和權力感,雖然是以自我犧牲為代價的。
對于男性而言,他們的價值感是通過外在成就實現(xiàn)的。
這種不需要付出對等的努力就可以在家里持續(xù)享受“伴侶”和“母親”的雙重服務,何樂而不為?
社會更是支持這種事,它為女性寫的社會腳本就是關愛者。
女人的價值在于她有多“好”,而“好”的標準就是她能否體貼、照顧他人,甚至付出和犧牲都是一種美德。
這相當于給枷鎖鍍了金,讓女性難以意識到這是不公,甚至主動追求這種“榮譽”。
對于某些個體來說,這也是形成親密關系的心理動力。
通過把老公當成自己的好大兒,她可以回避面對自身的恐懼,比如過去經(jīng)歷、值不值得被愛。
照顧他人,比經(jīng)營一段需要暴露脆弱的關系,在某種意義上更容易。
而男性也愿意把婚姻當成重返童年的通道,不用承擔成人責任,不用暴露自己的無能,做一個“專注事業(yè)”的大男孩。
尷尬的獨立女性
每一次,親密關系綜藝都會引發(fā)網(wǎng)友大討論。
前有楊子爹味貶低黃圣依,當著她的面說她“沒文化”,絲毫不在乎她的感受。
杜淳夫婦喪偶式婚姻,老婆懷孕,杜淳還在徹夜唱K,密碼還是前任生日。
后有董璇對張維伊“姐媽一體”,為了男方,各種屈就伏低,還準備高齡生娃。
萬千惠讓三寶在家養(yǎng)老,心臟不舒服也不愿打擾三寶睡眠。
觀眾頻頻窒息,無法理解這兩個人為什么非得在一起。
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誰也沒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
這種不解,本質上是性別角色轉型所帶來的。
明星們,或者說很多結了婚的人,擺脫不了舊社會邏輯。
核心是角色分工、責任捆綁和穩(wěn)定至上。
它不要求個人成長和情緒溝通,而是強調扮演好丈夫/妻子的角色,維持一個“完整”的家比個人的幸福感更重要。
但網(wǎng)友拿的是最新腳本,核心是平等、尊重、個人成長和情緒價值。
他們推崇的是“伙伴式婚姻”,強調雙方是獨立的個體,要彼此扶持,共同成長。
因此,他們無法理解為什么一方要無限容忍、犧牲自我,也無法理解為什么另一方可以這么理所當然。
就像萬千惠和三寶。
在舊腳本里,嫁一個大自己25歲的丈夫肯定是圖點啥,所以萬千惠拼命要證明自己不是圖錢,根本不要三寶承擔家庭責任。
但是在新腳本里,夫妻雙方要互相提供價值,萬千惠的倒貼行為讓觀眾難以理解。
審判的背后也是觀眾的自我投射。
綜藝里展示的關系模式正是他們恐懼陷入的境地,激烈的批評就是一種預先排毒,通過公開批判來劃清界限,避免自己未來重蹈覆轍。
這也是一種自我確認,通過批評確認自己觀念的先進性,而且因為是在網(wǎng)上,還能獲得群體性的身份認同。
綜藝里的這些親密關系有多少演的成分我們并不知道,但可以明確的是,每一次的討論都能促進共識的達成。
hi~inker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社群
大家好,印客美學現(xiàn)在有100多萬的粉絲。建立這個社群,是希望找到好的品牌和好的操盤手,來共建。我們會開放出印客美學,引入好的品牌,好的操盤手,跟我們一起來玩轉。
如果你是創(chuàng)始人,有好的產品,有好的團隊,但是產品不知道該怎么賣出去,我們可以提供自己的百萬私域流量,一邊帶動你的產品銷量,一邊培養(yǎng)你的團隊學習私域運營的技能。
如果你是上班族或者自由職業(yè),可以來學習如何成為操盤手,多一份收入和經(jīng)驗,或是想找到人生第二條曲線。不要錯過機會。印客擁有百萬粉絲。不缺流量也不缺產品,所以有很多的機會,大家可以大膽來學習和實踐。
所以進入這個社群后,請先加群主微信,告訴他,你是做什么的。我們近期會有公開課,來告訴大家我們如何鏈接彼此。
我在群里等你。
- 歡迎關注少禾成長視頻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