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博物館“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于8月17日正式落幕,矗立于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南門外的唯一一件室外展品—— 高2.4米的“美內(nèi)普塔站像”經(jīng)過近三小時的作業(yè),于上午順利撤展,打包裝箱,運往下一站目的地——香港。據(jù)館方介紹,“埃及展”的撤展工作持續(xù)三周,預計于9月4日完工。
9月1日上午,上海博物館南門的美內(nèi)普塔雕像已拆除外罩,經(jīng)其吊車吊起后完成裝箱。
高2.4米的“美內(nèi)普塔站像”已經(jīng)在此矗立了400余天,迎接著博物館的四方來客。來來往往的觀眾也不禁對其投以好奇的目光。這尊法老站像是埃及盧克索博物館的藏品,由黑色花崗巖雕刻而成,高大莊嚴,五官清晰可見,肌肉線條流暢明顯,展現(xiàn)了新王國時期古埃及工匠精湛的技藝。美內(nèi)普塔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兒子,約60歲才繼任為法老。雖然在位時這位法老早已是年過花甲,但雕像依然把他刻畫成了一個青壯年法老的樣子,力圖展示國王最為理想的形象。它是此次展覽中高度最高的一件雕塑展品,被放到室外廣場展出,上海博物館為此特意訂制了玻璃保護罩。
2024年7月16日,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南門外 美內(nèi)普塔站像(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攝)
由于雕塑體量巨大,且需要在室外作業(yè),館方特意選擇在周一閉館日當天對該件文物進行撤展工作。上午八時許,已經(jīng)有穿著工作服的工作人員聚集,他們正圍繞著玻璃保護罩四周搭建腳手架。一旁幾輛起吊車正嚴陣以待。
“我們搭腳手架的目的是要把玻璃罩頂蓋的玻璃卸掉,這樣吊車可以從上方把文物吊裝出來?!鄙虾2┪镳^展覽部韋剛介紹說。在文物正式起吊之前,還要經(jīng)過一系列流程,比如先對文物進行包裹,以保護文物的安全性;文物包裹完畢后,需要找準文物的重心,用井繩牢牢綁好文物,豎立著平穩(wěn)將文物吊裝出玻璃罩子。之后經(jīng)過文物點交,才能最終裝箱。
文物撤展現(xiàn)場
文物撤展現(xiàn)場
文物撤展現(xiàn)場
文物撤展現(xiàn)場
文物撤展現(xiàn)場
澎湃新聞在現(xiàn)場看到,第一次緩慢試吊時,由于重心不穩(wěn),雕塑略有晃動,工作人員立即返工,重新找重心、綁井繩,直至文物可以“紋絲不晃”直立著被緩緩吊起、移出玻璃保護罩。整個過程持續(xù)了整整3小時。
韋剛表示,“美內(nèi)普塔站像”并不是撤展難度最大的展品,它雖然體量巨大,但雕塑比例勻稱,且室外作業(yè)有充足的空間,在安全性上還是比較有保障的,難度比較大的是室內(nèi)“圖坦卡蒙的秘密”展廳的巨型雕塑,如埃赫那吞雕像、圖坦卡蒙雕像。
目前,“法老的國度”、“薩卡拉的秘密”展廳已完成撤展,撤展工作預計于9月4日完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