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東北一農(nóng)民來到公安局,投案自首:“我就是殺害楊子榮的兇手?!?/p>
1917年,楊子榮出生在山東一個農(nóng)民家庭中,他在日本侵略者的壓迫中長大,發(fā)誓為革命奉獻一生。
1945年,28歲的楊子榮加入八路軍,擔任炊事員。每次做好飯后,他都會冒著炮火把飯端到戰(zhàn)友面前,無畏犧牲,由于表現(xiàn),他被調(diào)到戰(zhàn)斗班擔任班長。
當上班長后,楊子榮屢立戰(zhàn)功,被提拔為排長。1947年,他進駐海林剿匪,立下載入史冊的戰(zhàn)功—活捉“座山雕”。
“座山雕”原名張樂山,外號“三爺”,時年65歲。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國民黨委任,出任“第二支隊司令”。
剿匪部隊進駐海林后,對張樂山部進行大規(guī)模圍剿,消滅了許多土匪。事后,張樂山帶著30余名親信逃進深山老林,殘害百姓,等待國民黨歸來。
根據(jù)經(jīng)驗,剿匪部隊決定用小分隊找到張樂山殘部,一舉殲滅。為此,一個由5名精英組成的剿匪小分隊成立了,楊子榮擔任隊長。
1947年2月,一個冰天雪地的早上,楊子榮帶著小分隊來到張樂山勢力范圍內(nèi),用黑話和哨位溝通,說自己是其他土匪的殘部,現(xiàn)在走投無路,想投靠在張樂山門下。
在哨位帶領(lǐng)下,楊子榮一行人來到一個工棚里,住了下來。三天后,一位姓劉的副官來到工棚,說張樂山愿意見他們。楊子榮非常機靈,下令手下把劉副官綁起來,安慰說:
“不知道您的底細,怕是共產(chǎn)黨,先委屈您了?!?/p>
“沒事,上山后自會見分曉?!?/p>
劉副官沒有懷疑楊子榮的身份,領(lǐng)著他來到張樂山的老窩。到達匪巢后,楊子榮直接攤牌,率領(lǐng)小分隊沖了進去,和敵人展開槍戰(zhàn),大獲全勝,生擒“座山雕”。
這就是楊子榮生擒“座山雕”的故事。它雖然沒有“智取威虎山”那么傳奇,卻不減英雄本色。
由于生擒“座山雕”,楊子榮在2月7日被授予三等功、“特級偵察英雄”的稱號。
俗話說“世事無?!?。就當楊子榮立下戰(zhàn)功,走上人生巔峰時,意外突然降臨。
2月23日,楊子榮成為戰(zhàn)斗英雄16天之后,他在一場戰(zhàn)斗中不幸中彈,英勇犧牲,時年30歲。他生前服役的偵察排,被命名為“楊子榮排”。
建國后,作家曲波根據(jù)他的故事創(chuàng)作小說《林海雪原》。上海京劇院根據(jù)小說改編京劇《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英雄形象就此傳遍全國。
1968年,東北一位叫孟老三的農(nóng)民來到公安局,說出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我是殺害楊子榮的兇手?!?/p>
原來,孟老三年輕時為生活所迫加入國民黨軍隊,在當年的戰(zhàn)斗中不小心殺害了楊子榮。多年后,他才知道自己當年殺的那個男人是戰(zhàn)斗英雄,心中無比愧疚,投案自首。
鑒于孟老三主動投案,人民法院沒有判他死刑,而是判了有期徒刑八年。
楊子榮是戰(zhàn)斗英雄,他的事跡值得所有人銘記。最后,用《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句臺詞結(jié)束文章:“天王蓋地虎,寶塔鎮(zhèn)河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