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薌齋先生的站樁口訣是其意拳(大成拳)核心思想的精髓,它將深奧的拳學原理融入簡單的歌訣中,指導練習者由形入意,形意結合。
下面我將對這些經(jīng)典口訣進行逐句詳解,并結合現(xiàn)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闡述。
王薌齋站樁核心口訣(常見版本)
站樁口訣雖有幾個略有差異的版本,但核心思想一致。以下是一個廣為流傳的版本:
發(fā)系云天腳踩地,兩臂松撐抱球圓。
十指茫茫放光線,氣平心靜體自安。
全身虛靈隨風動,慢如游泳空氣間。
向上托起千斤閘,向下雙按水中船。
松緊自如得整勁,肌肉似顫又非顫。
身如灌鉛亭立穩(wěn),頂心無形系天牽。
笑臥庭堂神意足,怒視強敵膽寒暄。
返觀內(nèi)聽察渾噩,渾身細胞皆自然。
口訣逐句詳解
第一句:發(fā)系云天腳踩地
字面意思: 頭發(fā)仿佛系著天空的云,雙腳穩(wěn)穩(wěn)地踩入大地。
詳解: 這句講的是 “上下抻拔,天地貫通” 的整體間架。
“腳踩地”:不是死死地向下踩,而是想象雙腳與大地融為一體,有“根”的感覺,重心穩(wěn)固,力從地起。
“發(fā)系云天”:想象頭頂百會穴有一根無形的線輕輕向上牽引,仿佛要離開身體,但又牽連著。這使頸椎、脊柱自然豎直,形成“虛靈頂勁”之勢。
綜合效果: 一上一下,形成對拉拔長之力,讓軀干(脊柱)自然中正、舒展,關節(jié)縫隙打開,為“整力”的生成創(chuàng)造空間。
第二句:兩臂松撐抱球圓
字面意思: 兩只手臂放松地撐開,如同懷抱一個大氣球。
詳解: 這句講的是 肩臂的要領。
“松撐”:關鍵是“松”字在前。肩膀要徹底放松(“沉肩”),但手臂又不是完全癱軟塌陷,而是在放松的基礎上有一種向外、向前支撐和膨脹的力。
“抱球圓”: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意象。想象懷中抱著一個球,你的手臂既要環(huán)抱它,又不能用力壓扁它。這要求你的腋下要空(即“虛腋”),肘部有下沉外撐之意(即“墜肘”),整個手臂形成“半圓”的棚勁。這培養(yǎng)了拳術中的“撐抱力”。
第三句:十指茫茫放光線
字面意思: 十根手指指尖茫茫然,仿佛向外釋放著光線。
詳解: 這句講的是 手部與意念的延伸。
手指自然微曲,指尖之間仿佛有氣感相連。
“放光線” 是一種高級的意念活動(“意念波”)。想象每個指尖都像燈塔一樣,向外無限遠處放射出能量。這不是為了發(fā)功,而是為了破除身體的僵力,引導勁力透達指尖,實現(xiàn)“力透梢節(jié)”。這能有效解決手腕、手臂的僵硬問題。
第四句:氣平心靜體自安
字面意思: 呼吸平穩(wěn),內(nèi)心寧靜,身體自然安適。
詳解: 這句講的是 精神與呼吸的狀態(tài)。站樁不追求特殊的呼吸方式(如逆腹式呼吸),首要的是自然呼吸。通過形體的放松和精神的靜定,呼吸自然會變得深、長、細、勻。心靜是體安的前提,體安又能促進心靜,二者相輔相成,進入身心合一的修煉狀態(tài)。
第五句:全身虛靈隨風動,慢如游泳空氣間
字面意思: 全身虛靈好像能隨風而動,緩慢得如同在空氣中游泳。
詳解: 這句引入了 “試力”的初步感覺。當樁架穩(wěn)定后,要慢慢體會身體與空氣的關系。
“虛靈”:指身體松透、不僵硬,有感即應。
“隨風動”/“慢游泳”:想象空氣像水一樣有密度和阻力,你的皮膚能感受到空氣的流動和壓力。輕微地、緩慢地移動重心或手臂,去體會空氣的阻力與摩擦力。這是在靜中求動,為日后發(fā)勁打下基礎,培養(yǎng)身體的觸覺敏感性(“聽勁”)。
第六句:向上托起千斤閘,向下雙按水中船
字面意思: 向上仿佛用雙手托起千斤重的閘門,向下仿佛雙手按住水中的船。
詳解: 這句是 意念誘導,以意領力。通過假借(想象)來調(diào)動身體產(chǎn)生特定的“勁力”。
“托千斤閘”:誘導出向上、向上的托撐之力,體會骨骼支撐、筋腱拉伸的感覺。
“按水中船”:誘導出向下、向前的按推之力,體會腰背發(fā)力、腳下生根的感覺。
注意:不是真的用力去做動作,而是“意到力到”,腦子里一想,身體相應的部位就有微弱的“感”,保持這種“感”即可。這叫“意拳”。
第七句:松緊自如得整勁,肌肉似顫又非顫
字面意思: 放松和緊張轉(zhuǎn)換自如,才能得到整體勁力,肌肉好像微微顫抖又好像沒顫。
詳解: 這句揭示了 站樁的核心矛盾與效果。
“松緊自如”:站樁不是一味地松,而是在“松”的基礎上,尋找“緊”(即支撐力、棚力)。高級狀態(tài)是“松中有緊,緊中有松”,能瞬間在放松和緊張之間轉(zhuǎn)換,這就是爆發(fā)力的來源。
“得整勁”:通過上述練習,將腳、腿、胯、腰、背、肩、臂的力量連接成一個整體,一動無有不動,發(fā)出整體之力。
“似顫非顫”:這是站樁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生理現(xiàn)象。由于肌肉在保持靜態(tài)姿勢時深度放松并重新調(diào)整運動單元,會出現(xiàn)輕微的、不由自主的顫抖。這是氣血貫通、筋骨改造的良好征兆,應順其自然。
第八句:身如灌鉛亭立穩(wěn),頂心無形系天牽
字面意思: 身體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穩(wěn)固地站立,頭頂心有無形的線牽著天。
詳解: 這句再次強調(diào) 矛盾的統(tǒng)一。
“身如灌鉛”:形容經(jīng)過練習,下盤極其沉穩(wěn),重心的感覺非常厚重,別人推不動。這是“腳下踩地”的成果。
“頂系天牽”:與第一句呼應,在沉重穩(wěn)固的下盤基礎上,上身始終保持虛靈上頂之意。下沉與上領同時存在,形成掙力,這才是真正的“穩(wěn)”,而不是死沉。
第九句:笑臥庭堂神意足,怒視強敵膽寒暄
字面意思: 在家里笑著躺臥般精神意念充足,怒視強敵讓其膽寒。
詳解: 這句講的是 精神假借與意念調(diào)配。
“笑臥庭堂”:是一種放松、舒適、自信的精神狀態(tài)。內(nèi)家拳講究“神意充足”,內(nèi)心要飽滿,不能萎靡。
“怒視強敵”:是一種臨敵的意念假設。想象眼前有強敵,目光如電,精神籠罩對方。這不是真的生氣,而是調(diào)動自身的警覺性和精神爆發(fā)力,所謂“神意一怒,氣血沸騰”。通過這種假想,培養(yǎng)“一觸即發(fā)”的技擊意識。
第十句:返觀內(nèi)聽察渾噩,渾身細胞皆自然
字面意思: 返回來觀照內(nèi)部,傾聽身體,體察那種混元一氣的狀態(tài),讓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回歸自然。
詳解: 這句是 站樁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
“返觀內(nèi)聽”:將意識從外界收回來,靜靜地覺察身體內(nèi)部的感覺,氣血的流動,勁力的生生不息。這是一種入靜和“內(nèi)視”的功夫。
“察渾噩”:“渾噩”指天地初開時混沌一元的狀態(tài)。在這里指身體內(nèi)外融為一體,身心合一,物我兩忘,進入一種空靈、整體、無法言喻的舒適境界。
“細胞皆自然”:最終極的目標,讓身體的每一個微小部分都回歸到最自然、最健康、最協(xié)調(diào)的本源狀態(tài)。這不僅是拳學的追求,更是養(yǎng)生和修心的至高境界。
總結與核心要點
1. 矛盾統(tǒng)一:王薌齋站樁的精髓處處體現(xiàn)了矛盾的統(tǒng)一:松與緊、上與下、虛與實、動與靜、神與形。
2. 意念為主導:“意”是站樁的統(tǒng)帥。所有的“力”都是由“意”來引導和催生的。切忌用拙力、死力。
3. 整體求力:始終追求手腳、軀干聯(lián)動的“整勁”,而非局部肌肉的發(fā)達。
4. 循序漸進:從調(diào)整形體開始,再到精神放松,最后引入意念活動。不可一開始就追求高深意念,否則容易出偏。
5. 養(yǎng)生與技擊合一:這些口訣既是培養(yǎng)驚人爆發(fā)力的法門,也是疏通經(jīng)絡、修養(yǎng)心性的上佳養(yǎng)生之道。(本文完)
真正的武學,不可能普羅大眾,一直以來都是陽春白雪,是極少數(shù)人玩的東西。傳武,需要真正的傳承才行。已經(jīng)開始招募,五月份開課,里面有很多各拳種優(yōu)秀的功法,包括樁功、試力、內(nèi)功、肩胯訓練、技擊、養(yǎng)生等,愿自己在武學路上少走彎路的朋友,請關注,可以加羅山主微信:18513683927進行交流。
附:
來源:傳統(tǒng)武學
請欣賞短視頻
投稿郵箱348132359@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