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島七連嶼。 張國雄攝
潛水員在養(yǎng)護“樹型珊瑚苗圃”。 三沙衛(wèi)視供圖
本報三沙9月1日電(記者董澤揚)記者從海南三沙市海洋保護區(qū)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三沙市珊瑚種植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已成功種植珊瑚苗10萬株;建成西沙群島規(guī)模最大的人工珊瑚育苗基地和種植示范區(qū),已培育珊瑚幼苗14.3萬株。
針對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珊瑚白化現象,2023年,三沙市在位于西沙群島東北部的宣德群島海域啟動珊瑚種植項目。項目采用“樹型珊瑚苗圃”培育技術,顯著提升珊瑚生長速度和成活率。珊瑚苗年生長可達15厘米,種植區(qū)內,海龜、硨磲等珍稀海洋生物也明顯增多。
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對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島礁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珊瑚礁修復不僅可重建海洋生物棲息地、穩(wěn)定食物鏈,還能增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韌性,鞏固島礁基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2日 14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