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民國十九年的盛夏,中原大地戰(zhàn)云密布。津浦線上,硝煙彌漫,槍炮聲不絕于耳。
在歸德前線指揮部里,晉軍將領楊愛源正對著一張軍事地圖凝神沉思,眉頭緊鎖。
"司令,石友三的部隊又在原地停滯不前了。"參謀長快步走進來,語氣中帶著壓抑不住的憤怒,"這已經是第三天了。再這樣下去,津浦線的反攻就要功虧一簣了。"
楊愛源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這個石漢章!分明是在故意拖延!汪主席和馮總司令的七路進攻計劃,就要毀在他手里!"
這時,簾子被掀開,一個身著西北軍軍裝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正是馮玉祥的得力參謀張樾亭。
"楊司令何必動怒。"張樾亭微微一笑,"漢章兄的為人,你我都很清楚。不如讓我去走一趟,以運送補給的名義,探探他的口風。"
楊愛源眼睛一亮:"樾亭兄與石友三私交甚篤,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過..."他壓低了聲音,"最近有傳言說,石友三與張學良暗通款曲,此事你可曾聽聞?"
張樾亭神色不變:"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但漢章兄畢竟是馮總司令的老部下,應當不至于此。"
次日清晨,張樾亭帶著一支補給車隊,來到了石友三的駐地。只見軍營里士兵懶散,絲毫沒有臨戰(zhàn)前的緊張氣氛。
"樾亭兄!什么風把你吹來了?"石友三大笑著迎出來,親熱地挽住張樾亭的手臂,"可是馮總司令又有新的指示?"
張樾亭不動聲色地打量著他:"漢章兄說笑了。只是聽說你們這里補給不足,楊司令特地讓我送些糧食彈藥過來。畢竟馬上就要總攻了,可不能虧待了前線將士。"
石友三的笑容微微一僵,隨即恢復如常:"總司令太客氣了。來來來,里邊請,正好我剛弄到一些好茶。"
在指揮部里,石友三親自為張樾亭斟茶,狀似無意地問道:"樾亭兄,聽說張學良的東北軍最近在山海關一帶活動頻繁,不知可有此事?"
張樾亭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口氣:"漢章兄消息倒是靈通。不過少帥目前還在觀望,應該不會輕易介入中原戰(zhàn)事。"
"哦?"石友三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可我聽說,蔣介石許了他平津一帶的地盤..."
兩人你來我往,暗藏機鋒。張樾亭漸漸確信,楊愛源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
02
當晚回到歸德指揮部,張樾亭立即向楊愛源匯報:"漢章確實心懷二志,雖然嘴上不說,但明顯在拖延等待時機。不過他的部下劉春榮倒是可靠,仍然一心想著打好這一仗。"
楊愛源沉吟片刻:"既然如此,不如讓劉春榮部與石友三部共同進攻柳河。明為協(xié)助,實為監(jiān)視。你看如何?"
"此計甚妙。"張樾亭點頭,隨即又皺起眉頭,"不過,我仔細研究了馮總司令的七路進攻計劃,覺得其中大有隱患。中央軍經過這些天的調整,防線已經鞏固。再加上現(xiàn)在正值雨季,道路泥濘,大軍行動不便啊。"
楊愛源苦笑道:"樾亭兄所見,與我不謀而合。其實最好的突破口在柳河,但馮總司令因為補給問題,對閻長官心存芥蒂,恐怕不會采納這個建議。"
"不如請徐永昌司令去勸勸馮總司令?"張樾亭提議。
楊愛源搖頭嘆息:"永昌兄與馮總司令之間的恩怨,你又不是不知道。當年永昌兄投奔閻長官,馮總司令至今耿耿于懷。讓他去勸,只怕適得其反。"
張樾亭沉思良久,終于說道:"既然如此,就由我寫信給馮總司令吧。雖然未必有用,但總要試一試。"
夜深人靜,張樾亭在油燈下奮筆疾書。信中詳細分析了戰(zhàn)局,指出七路分兵的風險,建議集中兵力主攻柳河。寫完后,他長長嘆了口氣。
"怎么?覺得馮總司令不會采納?"楊愛源不知何時站在了身后。
張樾亭苦笑:"馮總司令的脾氣,你我都清楚。他認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這封信,只怕是石沉大海啊。"
果然,信送出后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幾天后,馮玉祥的傳令兵帶來了堅決執(zhí)行七路進攻計劃的命令。
03
總攻那日,大雨滂沱。泥濘的道路上,軍隊行進艱難。石友三的部隊果然遲遲不動,劉春榮部獨木難支。其他幾路也因協(xié)調不力,各自為戰(zhàn)。
"司令!不好了!石友三部突然掉轉槍口,向劉春榮部開火了!"傳令兵渾身濕透,踉蹌著沖進指揮部。
楊愛源猛地站起身,臉色鐵青:"這個叛徒!"
張樾亭閉目長嘆:"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就在這時,徐永昌大步走進來,沉聲道:"剛得到消息,張學良已經通電全國,宣布支持蔣介石。東北軍不日即將入關。"
指揮部里一片死寂,只有雨點敲打帳篷的聲音。
良久,楊愛源苦澀地說:"中原大戰(zhàn),到此為止了。"
張樾亭望著帳外瓢潑大雨,喃喃自語:"若是當初采納集中兵力攻柳河的建議,若是當初能及時除掉石友三這個隱患,若是..."
徐永拍拍他的肩膀:"樾亭兄,世上沒有那么多若是。馮總司令剛愎自用,閻長官斤斤計較,石友三見利忘義,這些都是注定的。中原大戰(zhàn)的失敗,早在開始之時就已經埋下禍根。"
一個月后,張學良的東北軍進入平津地區(qū),中原大戰(zhàn)以反蔣聯(lián)軍的失敗告終。馮玉祥下野,閻錫山退守山西,石友三投靠蔣介石后又叛變,最終死于非命。
許多年后,張樾亭在回憶錄中寫道:"那場大雨中的中原大戰(zhàn),就像民國亂世的一個縮影。各方勢力各懷鬼胎,難以同心??v然有良策妙計,也難敵人心叵測。每思及此,猶覺痛心疾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