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9月2日彭博新聞社報道,特朗普稱印度因美對其加征關稅提議降稅至零,但他認為“為時已晚”。這一消息背后,是上合峰會后國際關系的微妙變動。
剛結束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上合十國收獲頗豐。成員國簽署并發(fā)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批準《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2035年)發(fā)展戰(zhàn)略》,還就二戰(zhàn)勝利、聯(lián)合國成立80周年及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發(fā)表聲明,同時通過24份涉及安全、經濟、人文合作與組織建設的成果文件。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到場參會,期間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面。從地緣上看,上合十國覆蓋南亞、東亞、中亞至東歐,地域相連,這讓它們在合作推進上比經濟總量更高的金磚國家更順暢,外部勢力想介入干涉難度更大。
峰會期間,印度總理莫迪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互動格外引人關注。兩人同車趕往下一會談地點,抵達后未立即下車,在車內熱聊超半小時,這一幕被多家媒體拍攝到。要知道,多邊峰會場合下,領導人行程安排緊湊,很少會有這樣臨時在車內長時間停留交談的情況。隨后莫迪還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與普京的會談“總是很有意義”。不僅如此,在峰會會場內,莫迪也拉著普京的手熱聊,全程寸步不離,神情十分愉悅。
莫迪離開中國前,對中方說的話同樣值得關注。他表示感謝中方提供場合舉辦上合峰會,讓各方能有效溝通,這次訪問很有成效,同時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當前中印在邊境和經貿領域存在摩擦,莫迪此時特意提及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不只是簡單的禮貌之舉,更釋放出愿意保持溝通渠道、不想讓雙邊關系徹底對立的信號。不過也得清楚,僅靠這一句感謝,還無法讓中印關系實現“轉暖”,但能起到防止關系進一步惡化、為后續(xù)互動留有余地的作用。
上合峰會的成果以及莫迪的一系列動作,讓美國方面反應強烈,尤其是特朗普。日前有消息稱,特朗普已取消今年晚些時候對印度的訪問,同時也不再計劃出席“四方安全對話”峰會。特朗普會有這樣的反應,和近期美印關系的緊張密切相關。此前特朗普曾四次給莫迪打電話,均未被接聽;特朗普還曾嘲諷印度是“死亡經濟體”,否定印度的發(fā)展成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則稱印度“不是全球重要角色”,并對印度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后加工轉賣的行為多加指責。
美印之間的矛盾,本質上是利益博弈。美國希望印度大幅開放市場,減少雙方貿易順差,但印度堅持貿易保護主義,尤其在農業(yè)和制造業(yè)領域不愿讓步。特朗普的商人思維與莫迪的“印度優(yōu)先”理念碰撞,雙方互不相讓。目前美國對印度實施的新關稅政策,將印度對美出口商品原有的25%關稅提高一倍,受影響商品在印度輸美商品中占比超過55%,要知道美國可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這一關稅調整對印度紡織、珠寶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沖擊最大,不過電子、制藥等印度關鍵出口產業(yè)以及美國蘋果公司在印度的大規(guī)模新工廠投資暫未受影響。
對于特朗普的不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特朗普認為印度這一行為,相當于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zhàn)爭提供資金支持。但即便美國不斷施壓,印度與俄羅斯的關系依舊穩(wěn)固,莫迪此前就明確表示印俄保持著“特殊”關系。
1. 印度雖與美國矛盾不斷,但仍將美印關系視為戰(zhàn)略籌碼,想借美國制衡中國,同時又不想過度依賴,不會徹底與美國“斷交”。
2. 莫迪在峰會上與普京的密切互動,以及對中方釋放的積極信號,核心是想表明印度會在美俄之間保持平衡,堅持戰(zhàn)略自主,不做任何一方的附庸。
3. 特朗普取消訪印和缺席“四方安全對話”峰會,不僅會讓美印裂痕加深,還可能讓日本、澳大利亞這兩個“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對美國的信任度下降。
4. 美國法院此前裁定特朗普的“對等關稅”違憲,特朗普計劃向最高法院上訴,此時對印度強硬,也是為了給自身關稅政策的合理性造勢。
5. 印度在經貿談判中,最大讓步是免除部分對美關稅和開放少量市場,若全面開放市場,會損害印人黨核心利益,印度不會接受這樣的條件。
當前美國認為印度無法對其關稅政策進行有效反制,而印度則覺得通過調整產業(yè)政策和外交重心,能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壓力。美印之間的博弈還在繼續(xù),后續(xù)關系走向,仍需持續(x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