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到 “家長會”,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小學教室、中學班主任,可最近連上海交大、中山大學這些頂尖高校都開始給新生開家長會了 —— 百來位家長線上線下湊一起,聽學院介紹培養(yǎng)方案、參觀實驗室,甚至還要溝通 “學生在校表現(xiàn)”。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這事一出來,不少人懵了:大學生都年滿 18 歲,早就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了,怎么還要像小學生一樣讓家長來 “開會”?
更有人調侃:照這個趨勢,以后孩子上班了,公司是不是也要開個 “家長會”,讓家長跟 HR 聊聊 “孩子的職場適應問題”?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其實爭議的核心從來不是 “家校溝通好不好”,而是 “都到大學了,該給孩子‘斷奶’了,家長再攥著不放,反而害了他”。
圖片
一、高校開家長會:初衷看似 “貼心”,實則藏著招生競爭的無奈
先別急著罵高校 “多此一舉”,其實很多高校開家長會,背后也有自己的 “難言之隱”—— 現(xiàn)在的大學招生早就不是 “學生求著學校” 的時代了,尤其是高分考生,高考分數一出來,十幾所 985 高校的招生老師能追著上門搶人。在這種競爭下,“討好家長” 成了不少高校的選擇。
就像上海交大溥淵未來技術學院的家長會,表面是 “介紹培養(yǎng)方案、加強家校溝通”,實則是想讓家長放心:“你看我們學院有這么好的實驗室,培養(yǎng)計劃這么完善,把孩子放這,你不用操心”。
還有中山大學,讓家長參觀水產實驗室、生理學實驗室,也是在變相展示 “我們的專業(yè)實力強,孩子來這能學到真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