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福祿!夏末秋初,太原植物園園藝小鎮(zhèn)內(nèi),10余個品種、3000余株葫蘆進(jìn)入最佳觀賞期,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乘涼、賞葫蘆的絕佳去處!
據(jù)了解,葫蘆為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蘆的藤可達(dá)15米長,果實(shí)可以從10厘米至1米不等。葫蘆喜歡溫暖、避風(fēng)的環(huán)境,種植時需要大面積的土地。幼苗在種植時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太寒冷的氣候容易將幼苗凍壞。
葫蘆諧音“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tài)各異、造型優(yōu)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rèn)為它可以驅(qū)災(zāi)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葫蘆亦可食用,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曬。燒湯清香四溢,其味鮮美。
8月28日,記者在太原植物園園藝小鎮(zhèn)看到,這里的葫蘆的形狀各異,按照形狀、大小等可劃分出十幾個品種,包括大亞腰葫蘆、中亞腰葫蘆、小亞腰葫蘆、油錘葫蘆、鶴首葫蘆、蘋果葫蘆、八寶葫蘆、小冬瓜葫蘆、手捻葫蘆、水凈瓶葫蘆和瓢葫蘆等。其中,亞腰葫蘆最常見,也最引人注目。它的形狀猶如兩個球體疊放,上部細(xì)小,下部豐滿,中間以纖細(xì)的“蜂腰”相連,既可愛又別致。根據(jù)其尺寸,亞腰葫蘆又可分為大、中、小三種,是古今園藝中不可或缺的觀賞佳品。
來源:太原晚報(bào)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