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筆下關(guān)于水果的描寫,每一處都扎根于生活,又悄悄勾連起人性的復(fù)雜與時代的褶皺,這正是其文字 “于細微處見真章” 的魅力。
01
“我總是高興得像狂喜一樣,你倒像有點悲哀,”她說。
他笑道:“我是像個孩子哭了半天要蘋果,
蘋果拿到手里還在抽噎?!?/p>
她知道他是說他一直想遇見像她這樣的人。
——《小團圓》
“蘋果”是渴望的目標(biāo),拿到蘋果后的“抽噎”,把終于得到的喜悅與過程煎熬的委屈揉在一起,水果不再是單純的獎勵,而是人物復(fù)雜心境的載體:喜悅里藏著不甘,滿足中帶著悵惘,精準(zhǔn)戳中成年人得償所愿卻難純粹快樂的狀態(tài)。
02
吃了一只橘子,她把整塊剝下的橘皮
貼在爐蓋的小黑鐵頭上,像一朵朱紅的花。
漸漸聞得見橘皮的香味。
——《相見歡》
橘皮的“朱紅”與爐蓋的“黑”形成色彩對比,“貼”的動作很輕,“香味”慢慢彌漫——飯后隨手的小舉動,讓“圍爐閑談” 的場景有了溫度,橘皮的香味成了“日常安穩(wěn)”的符號。
03
他看誰,薇龍也跟著看誰。
其中惟有一個人,他眼光灼灼看了半晌,
薇龍心里便像汽水加了檸檬汁,
咕嘟咕嘟冒酸泡兒。
——《第一爐香》
“檸檬汁”與“汽水” 結(jié)合后“冒酸泡”的質(zhì)感,精準(zhǔn)還原了少女暗戀時“嫉妒又不甘”的酸澀——沒有直白說“吃醋”,卻用味覺的“酸”把隱秘的情緒具象化,比直接抒情更有畫面感。
04
女傭撤去碗筷,泡了一杯杯清茶來,
又端上一大碗水果,堆得高高的,
擱在皮面鑲銅邊的方桌中央。
我母親和姑姑新近游玄武湖,
在南京夫子廟買的仿宋大碗,
紫紅磁上噴射著淡藍夾白的大風(fēng)暴前
朝日的光芒。
——《愛憎表》
裝水果的仿宋大碗是“紫紅磁上噴射著淡藍夾白的大風(fēng)暴前朝日的光芒”—— 這種精致、帶有文人雅趣的器物,與“堆得高”的水果形成對比,既暗示了主人家(“我母親和姑姑”)的中產(chǎn)體面,也暗含著文人家庭表面精致、內(nèi)里平淡的生活狀態(tài)。
05
柿子太生了,她先放在梳妝臺的抽屜里。
房間沒人,琵琶就去開抽屜看看,
炭灰色的小蒂子,圓墩墩紅通通的水果,
看過一眼就悄悄關(guān)上抽屜......
隔兩天她就偷看一次,疑心怎么樣才叫熟。
有一次拿指甲尖去戳,
紅緞子一樣的果皮上留下了一個酒渦,
興奮極了。
——《雷峰塔》
琵琶對柿子的“偷看”——“炭灰色的小蒂子,圓墩墩紅通通的水果”,她用指甲戳出“酒渦”時的興奮,把少女的天真、好奇與隱秘的期待,藏在對柿子的觀察里。柿子的“生”與 “熟”,恰似少女對成長的懵懂試探。
06
家茵道:“我不吃,你吃罷?!?/p>
宗豫笑道:“干什么這么堅決?”
家茵也一笑,道:“我迷信。”
宗豫笑道:“怎么?迷信?講給我聽聽?!?/p>
家茵倒又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道:“因為......不可以分——梨?!?/p>
宗豫笑道:“噢,那你可以放心,
我們絕不會分離的!”
——《多少恨》
家茵說“不可以分梨”——“分梨”諧音“分離”,這一細節(jié)看似是“迷信”,實則藏著她對感情的膽怯與不安:她不敢直白表達對對方的在意,只能用“分梨”的禁忌來掩飾內(nèi)心的期待與害怕,水果的諧音成了情感的遮羞布,讓人物的隱忍與脆弱更顯真實。
07
空房里剩下一張小鐵床,
九莉一個人蹲在床前吃石榴,
是“新房子”送的水果。
她是第一次看見石榴,里面一顆顆紅水晶骰子,
吃完了用核做兵擺陣。
——《小團圓》
石榴籽像紅水晶骰子,好看又特別,九莉獨自蹲在床前吃 “新房子” 送的未曾見過的石榴,吃完還用核做兵擺陣。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她借吃新奇的石榴、玩擺陣,給自己找些樂子,既透著孩子的天真,也悄悄化解著一個人的孤單。
08
傳慶想著,
在他的血管中或許會流著這個人的血。
呵,如果......如果該是什么樣的果子呢?
該是淡青色的晶瑩多汁的果子,
像荔枝而沒有核,甜里面帶著點心酸。
——《茉莉香片》
傳慶不確定血管里是否流著那人的血,便用 “淡青、晶瑩多汁,像荔枝無核、甜中帶酸” 的果子來具象化這份模糊期待。把抽象的血緣渴望與內(nèi)心糾結(jié),變成可感的味覺與視覺體驗,讓難以言說的心事有了具體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