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確診到病灶消失,就花了不到3個月...”50多歲的郭師傅在采訪時開口的話,讓記者和在場的人都吃驚不已。而今天,他剛剛從北京的工地趕來,身上還穿著工裝,皮膚黝黑,說話時中氣十足,完全看不出他曾是左肺鱗癌患者。他的故事,要從2019年冬天的一口血痰說起。
【郭師傅 左肺鱗癌 河北張家口人 現(xiàn)已康復(fù)7年】
2019年11月左右,郭師傅開始頻繁咳嗽,有時痰中帶點血絲。“咱是農(nóng)民,就沒在意,當(dāng)成感冒治了!光止咳藥就吃了一冬.....”轉(zhuǎn)眼到2020年春,疫情全面暴發(fā),郭師傅更不敢前往醫(yī)院,“我怕萬一沒病,這萬一感染上新冠咋弄?”直到5月,他的咳嗽愈發(fā)劇烈,在幫老板開車時突然吐出滿口鮮血,“我老板給我說你這不對勁,得趕緊去醫(yī)院查查!”
“我這去醫(yī)院查了半個月,一點一點的才給我定的結(jié)果...”河北北方學(xué)院一附院CT提示:左肺上葉約62mm×45mm占位性病變。病理提示:左上葉支氣管惡性腫瘤,傾向鱗狀細胞癌?!拔耶?dāng)時就懵了,我那個時候才48歲,咋就得上這個病了?”
為了進一步確認病情,郭師傅輾轉(zhuǎn)前往北京301醫(yī)院?!暗搅吮本?01醫(yī)院,專家拿著我的報告和片子一看說‘你就是這個病,回去治就行了’我一想也是,北京醫(yī)院多貴,咱是農(nóng)民又沒有那條件,干脆回河北!”
河北當(dāng)?shù)氐尼t(yī)院為郭師傅安排了6次化療方案?!耙还彩?次化療了,我化到第3次,我就吃不下去飯,喝水也喝不下去了....孩子們又帶著我去上海,上海給出的方案也是化療,我說這不行啊!后來我就干脆在鄭州的袁大夫那里喝中藥....”原來,郭師傅的舅爺,曾確診食道癌?!艾F(xiàn)在我老舅爺子還挺好。當(dāng)時我得病后,我哥去我老舅爺那拿了(袁希福老中醫(yī))地址。”
2020年6月9日,郭師傅的哥哥帶著檢查資料奔赴鄭州,取回對癥的中藥。誰也沒想到,這袋藥竟成了他化療期間的"護身符"。
“那化療一般人真是受不了,但是配合中藥我真是連難受都沒難受過....我那會還能吃年糕,我叫我媳婦兒去飯館給我買點年糕,我們那兒的人都愛吃,反正我那會沒難受過,放療也沒難受過...”
肺鱗癌相比較小細胞肺癌對化療并不敏感,但郭連峰在化療后卻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拔乙贿M去,三個大夫,笑瞇瞇喊我名字,我以為是啥事。人家說‘你在我們醫(yī)院是奇跡了,兩個半療程就看不著病灶啊,你可以出院,但是你得同步進行放療’?!?/p>
2020年8月25日的CT報告顯示:左肺上葉占位較前基本消失,空洞縮小。隨后他完成一個月放療。
康復(fù)后,郭師傅重返工地搬磚、回家種地,狀態(tài)與常人無異。親戚朋友卻開始嘀咕:“你這哪像得癌癥的?肯定是誤診!”每次聽到這話,他都會嚴肅反駁:“不可能!從張家口到北京,專家都確診了,病理報告還在呢!”
“袁大夫,您說,是不是有時候不做手術(shù),比做了手術(shù)還要好?我從頭到尾就沒動過一刀!”說道這里,郭師傅專門詢問了袁希福老中醫(yī)。
對此,“國家非遺保護項目——袁氏中醫(yī)腫瘤療法”第八代傳承人袁希福老中醫(yī)認為:“腫瘤治療要辨證施治,手術(shù)并不是每個人都要手術(shù),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關(guān)鍵在于病情和醫(yī)生對整體狀況的把握。手術(shù)當(dāng)然是一種比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條件不允許,或身體不耐受,就要考慮其他方法了?!?/p>
如今的郭師傅,體重從患病時的110斤增至150斤,工地上的活計樣樣不落。他常說:"癌癥不是絕癥,關(guān)鍵是心態(tài)和個體化治療。"四年來,他堅持每年復(fù)查,結(jié)果始終正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