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指的明明是一段時間內(nèi)被大眾廣泛傳播和接受的事物,但流行單品卻常常讓人充滿困惑。
時尚界權威榜單Lyst指數(shù)這兩天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熱門品牌和產(chǎn)品。這個曾成功預見MiuMiu黑馬之勢,也曾敏銳察覺優(yōu)衣庫餃子包風靡全球的榜單,這次把“全球最熱門產(chǎn)品”之位給了一雙人字拖。
一雙標價780歐元(約合人民幣6418.7元)的人字拖。
這雙名為“Dune(沙丘)”的拖鞋出自有“女高管的優(yōu)衣庫”之稱的美國奢侈品牌The Row,按顏色分有紅色、米色、黑色三種,按高度分有經(jīng)典款和厚底款,厚底款更貴,要8 50歐元(約合人民幣6994.3元)。
據(jù)Lyst數(shù)據(jù),本季度其搜索量激增162%;官網(wǎng)則顯示,最受歡迎的紅色,經(jīng)典款和厚底款已經(jīng)都售罄了,黑色和米色的經(jīng)典款同樣脫銷。
你以為你早已學會不再發(fā)問,面對一雙平平無奇的人字拖還是忍不住了——憑啥啊?
大牌們?nèi)缃穸紣劬局媪细哒勯熣?,而這雙鞋從面料上看,仍然是一雙普通人字拖:鞋底不是金子打的,是合成橡膠,鞋面“人”字不是玉帶,是混紡——66%棉、34%粘膠纖維,后者是一種產(chǎn)量不算小、價格不太高的化纖,廣泛應用于服裝領域。
那是能連wifi、能連藍牙,抑或底下裝了履帶能自己走嗎?都不能,這就是一雙簡單純粹的,人字拖,同款放地攤上賣10塊你都得砍砍價才甘心買。
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鞋還不止這一雙。
The Row另有一款“Ama”拖鞋,一體成型的設計讓人幻視紅極一時的Yeezy拖鞋,但比那可還貴多了。這么一雙橡膠拖鞋,幾塊錢的平替遍布電商平臺,The Row標價710歐元(約合人民幣5841.1元)。
樸素的橡膠拖鞋一朝踏碎樸素的價值觀,The Row人字拖自推出以來,在外網(wǎng)上就是腥風血雨黑紅體質。無數(shù)場論辯在TikTok等社交平臺展開,核心問題就一個:到底誰在買?
不能理解這種定價的網(wǎng)友氣得抓起電話就是一句:老李,現(xiàn)在這奢侈品真是要瘋啊。
而能理解甚至很欣賞的人表示,沒什么好驚訝的,The Row就這樣。五六千的拖鞋,和她們家一萬一的襯衫、兩千多的羊毛襪放在一起,毫無違和感,不過是生活方式的又一種表征,品牌風格的又一種詮釋。
秉持“懂的自然懂”的擁躉把鞋買到脫銷,而不懂的人哪怕只是在社交平臺上吐槽幾句,也客觀上推高了這雙鞋的熱門程度。
The Row賣天價人字拖,確實不奇怪。
這個品牌一向奉低調極簡為圭臬,標榜的就是把平平無奇基礎款做出頂尖質量和版型。表現(xiàn)在具體產(chǎn)品上,則是沒有明顯logo,不作過多設計,以基本款為主,以合身性為首,以不過時為美。
除了給基礎款鍍上肉眼不可見的金,作為一個奢侈品牌,The Row高昂定價中所包含的自然也少不了精神追求——手工工藝、倫理道德。“意大利手工工藝”是匠人傳承,“保障勞工權益”是道德自律。
是的,雖然The Row是美國品牌,但“made in意大利”依然是其為品質蓋上的戳。
大牌慣用“意大利制造”作為質量背書,用“合乎道德的生產(chǎn)程序”作為真正高檔的表現(xiàn),然而如此兩襲華美的袍子下,最近露出了潛藏已久的虱子。
剛剛過去的7月14日,LVMH集團旗下的意大利奢侈品牌Loro Piana被曝剝削勞工,被當?shù)胤ㄔ和泄堋?/strong>
米蘭法院進行一系列勞工調查后發(fā)現(xiàn),這個以高端面料和“老錢風”著稱的品牌,將包括其招牌單品羊絨夾克在內(nèi)的部分服裝生產(chǎn),外包給一家中國經(jīng)營的時裝公司,該公司又繼續(xù)分包給另外兩家位于米蘭郊區(qū)的非法作坊。據(jù)路透社報道,作坊內(nèi),10名中國工人(其中5人是無證移民)被迫每周工作長達90小時,每小時工資低至4歐元(約合人民幣33元)。
Loro Piana方回應媒體稱,供應商沒有告知分包商的存在,且品牌在獲悉后24小時內(nèi)即終止了與相關供應商的所有關系。
這不是“意大利制造”第一次蒙上“剝削勞工”“生產(chǎn)轉包”的陰影。實際上,2023年以來,已經(jīng)有五家時裝公司因相似原因在意大利受到法院監(jiān)控。
2024年,意大利警方的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標價1800歐元的阿瑪尼包,由中國分包商以93歐元的價格供應,中間商再以250歐元的價格出售給阿瑪尼集團;據(jù)《金融時報》報道,迪奧一家子公司為零售價超過2000歐元的包支付的“進貨價”低至53歐,因此受到制裁。
奢侈品售價和成本之間的天塹就這么被明明白白揭露出來。奢侈品牌一向以供應鏈、原產(chǎn)地為賣點,講的是意大利或法國或日本老匠人一針一線縫出產(chǎn)品來的故事,可實際上,開門做生意,奢侈品和快時尚追求的東西都一樣:降本、增效。
《我的天才女友》
都說快時尚污染環(huán)境、壓榨勞工,奢侈品看來也沒好到哪兒去。
《時尚商業(yè)評論》首席可持續(xù)發(fā)展記者Sarah Kent提到,從歷史上看,奢侈品消費者對丑聞的反應并不特別強烈。
但大人,時代變了。
重建消費者信任現(xiàn)在是奢侈品行業(yè)最緊迫的挑戰(zhàn)之一。貝恩公司高級合伙人Claudia d'Arpizio最近公開吐槽:價格越來越貴,但幾乎看不到一點創(chuàng)新,去年在全球約4億客戶基礎中,奢侈品行業(yè)失去了近1500萬客戶,“因為他們花錢更謹慎了,優(yōu)先考慮價值和目的而不是牌子”。
高凈值人群對風格的追求并未消弭,意大利制造的六千元人字拖光速售罄,就是個現(xiàn)成的例子——對于拖鞋也要穿The Row的消費者來說,這個價格還不算太貴。
但當供應鏈丑聞接連曝光,人人都能上網(wǎng)辣評,曾經(jīng)蒙著夢幻輕紗的所謂一絲不茍的設計、頂級優(yōu)質的材料、永不過時的款式、百年傳承的工藝、合乎道德的生產(chǎn)、品牌獨有的聲望……奢侈品坐地起價的理由所要經(jīng)受的質疑,可能才剛剛開始。
編輯|橘總
作者|大稚
設計|胖兔
參考資料:
1.FashionNetwork, Miu Miu back on top in latest Lyst Index, hottest product is The Row's simple but pricey flip-flop, 2025.07
2.Layalina Privee, $900 Flip-Flops by The Row Spark Heated Debate in Fashion Circles, 2025.07
3.NYPost, $690 flip-flops flummox frugal fashionistas: ‘Can’t wait to see who buys these’, 2025.04
4.TheGuardian, ‘Made in Italy’: is the label just another luxury fashion illusion?, 2025.07
5.FashionNetwork, Bain: Luxury loses 15 million shoppers as China and US falter, 2025.07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