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官方通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因涉嫌貪腐、違反戒律被調(diào)查。隨后不久,少林寺管委會就“天降正義”,禮請洛陽白馬寺方丈擔任少林寺住持。
這位高僧法名釋印樂,1966年出生于河南,只比釋永信小一歲,他此前在洛陽白馬寺?lián)瘟硕嗄甑姆秸伞?/strong>
細心的網(wǎng)友指出:白馬寺是漢傳佛教發(fā)祥地,佛教“祖庭”。白馬寺的方丈跑到少林寺來當住持,豈不是降級?
的確,釋印樂此次的頭銜并非方丈,而是住持。這一微妙的差別,背后暗藏著佛門職位的森嚴等級,更牽涉到少林寺未來走向的核心問題。
少林這座千年古剎,其當家人的傳承制度,是否還能延續(xù)傳統(tǒng)的“師徒法脈”?亦或徹底轉向“十方叢林”?
一、住持與方丈:從東漢佛寺到現(xiàn)代叢林
要理解釋印樂法師的任命,得先理清“住持”與“方丈”這兩個佛寺職務的區(qū)別。兩個詞在影視劇里經(jīng)?;煜?,但在現(xiàn)實中,其實承載著不同的歷史淵源與宗教內(nèi)涵。
1. 住持:佛寺的“行政總管”
“住持”一詞的出現(xiàn),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時期,當時佛教剛剛傳入中原,寺院的管理尚未形成嚴格體系。
嚴佛調(diào)是中國第一位本土出家的漢僧,在他協(xié)助西域高僧安世高翻譯經(jīng)書之時,洛陽白馬寺的運作,更多是依賴僧團內(nèi)部自治。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集體管理制度”。
那個時候還沒有明確的“住持”概念,一直到唐代,直到百丈懷海禪師制定了《百丈清規(guī)》,才正式確立了“住持制度”。
這個制度規(guī)定,一間寺廟設一個住持,其職責為“領眾熏修,主持法務”,類似于如今那些公司的寺院CEO,主要負責日常宗教活動、財務及僧團管理。
現(xiàn)代語境下,住持的選拔相對比較靈活,通常由寺院內(nèi)部推舉或上級佛協(xié)指派,條件是:需愛國愛教、戒臘(受戒年限)滿10年。
印樂法師的任命便是如此,先經(jīng)少林寺“兩序大眾”民主評議,再報河南省佛協(xié)批準,最終由宗教部門備案,程序合規(guī)合法。
2. 方丈:法脈傳承的“精神領袖”
相比住持,方丈這個稱謂的宗教意義更為崇高。這一稱謂源自《維摩詰經(jīng)》。書中維摩詰居士的居室僅“一丈見方”,卻能容納無量眾生,象征佛法無邊。
唐代以后,方丈逐漸成為大寺廟最高宗教領袖的尊稱,尤其是在禪宗的寺院里,方丈不僅是寺廟的管理者,更是法脈正統(tǒng)的象征。
方丈的選拔,遠比住持來得嚴苛:
首先是戒律門檻高:出任方丈的人,必須完整受持“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且戒臘需滿20年。這個戒臘是指從受比丘戒算起,往后數(shù)20年以上。
其次是法脈認證:當方丈者,需由前任方丈或宗派祖師認可。比如少林寺,它是屬于禪宗的曹洞宗,新任方丈必須接續(xù)該宗的法卷,沒有上一代方丈親授衣缽就得不到承認。
除了前面兩條,方丈最后還得要得到官方的任命:大型寺院的方丈還需中國佛協(xié)及宗教部門最終批準。
因此說方丈和住持,前者是宗教領袖(可以兼任行政主管),后者僅僅是行政主管。如果將其類比成企業(yè)職務,住持就是公司的總經(jīng)理,而方丈則是董事長兼技術權威。
二、印樂法師:從白馬寺到少林的“跨寺”挑戰(zhàn)
釋印樂法師是否符合擔任少林寺方丈的條件呢?首先,釋印樂1982年出家,按照佛教的規(guī)則出家就受沙彌戒,到了1983年,他又在南京棲霞寺受具足戒(比丘戒的別稱)。
按照慣例,禪宗門徒在受比丘戒后,短時間內(nèi)必受“菩薩戒”,而釋印樂的戒臘已達42年,所以從宗教程序的角度上看,他顯然有擔任寺廟方丈的資格。
再看釋印樂的學術背景:
1990年,他畢業(yè)于中國佛學院,取得碩士學位。2012年,他又先后獲得斯里蘭卡佛學院的碩士學位和泰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他還多次赴日本、印度交流,推動白馬寺國際化。
管理實績方面,釋印樂執(zhí)掌白馬寺20年,推行了“農(nóng)禪并重”,減少商業(yè)化,被譽為“中原清修的樣板”。以他的條件,本可直接升任少林寺方丈,但是問題出在法脈傳承上。
三、少林寺的傳承困局:從“子孫廟”到“十方叢林”
傳統(tǒng)上,少林寺是屬于“子孫廟”,即方丈之位是由師徒世襲,比如釋永信是接替其師行正禪師當方丈。這種模式確保了“法脈純正”,但是也容易形成權力的壟斷。
而“十方叢林”的傳承制度則不同,比如白馬寺這種寺廟,方丈是由僧團共同選舉出來的,無需嚴格的師承,更加強調(diào)“選賢任能”。
網(wǎng)友調(diào)侃,如果釋印樂成為少林方丈,就等于宣告少林寺從“子孫廟”變?yōu)椤笆絽擦帧绷?。從目前的情況看來,這一轉變已經(jīng)勢在必行。其理由如下:
1.曹洞宗法脈斷裂。釋印樂被少林寺管委會任命為住持,但是他不是少林弟子,并且和釋永信沒有師承關系。
2. 釋永信喪失傳法資格。官方公告顯示,佛教協(xié)會已經(jīng)將他的戒牒注銷,即便他想找一個少林曹洞宗的人來“傳位”也不具備法律效力了。
四、未來:傳統(tǒng)還是變革?
釋永信的倒臺,必將成為少林寺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如果堅持傳統(tǒng),那么僧人們就得等待下一位曹洞宗的新領袖出現(xiàn)。
但是這么多年來,少林寺一直在釋永信的治下,他的所有門徒都有與他“同流合污”的嫌疑。
典型的例證就是2015年,當釋延魯站出來舉報他時,30多個少林僧人站出來為釋永信作證。要說這些僧人完全不清楚釋永信干的那些事,有點不太可能。
下一步,如果少林寺的傳承方式轉向“十方叢林”制度,那么釋印樂或許就是下代方丈的最佳人選了。但是無論做哪種選擇,都必將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結語
住持是寺廟的行政主管,方丈是寺廟的宗教領袖。
住持管理僧人的具體活動,制定規(guī)則。比如什么時候做早課,什么時候吃齋飯,安排什么人去砍柴、挑水,以及做錯了事該由誰來處罰等等。
方丈講究“法脈傳承”,很多情況下是需要上一代方丈的確認來保其“正統(tǒng)性”。
在國內(nèi)禪宗的寺廟里,方丈可以擁有住持的所有權限,與此同時,他還享有“詮解”佛經(jīng),教化僧眾的大權。
釋印樂現(xiàn)在當?shù)氖亲〕郑菑纳倭炙鹿芪瘯男袆觼砜?,未來他很可能會當上少林的方丈?/p>
因為釋永信這次出問題,就是整個少林寺內(nèi)部出現(xiàn)了問題。所以不管從法律上來看(釋永信已經(jīng)被除籍),還是從道理上來推測,未來少林的方丈,都不太可能是目前寺內(nèi)的僧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