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呼吸
專注地坐好,雙腿盤坐好,背部挺直,雙手結(jié)定印,肩膀放松,身體放松,下巴微收,舌尖頂住上顎(è),我們閉上眼睛,開始我們的正念呼吸。回到此時此刻,觀察我們的呼吸,輕柔、和緩、專注地呼吸三次,感受氣流在身體內(nèi)的感覺。
第一次(不讀出來)吸氣,感受空氣流入鼻子。覺知空氣輕輕流過鼻腔、氣管,然后進(jìn)入肺部,呼氣,數(shù)一。
第二次(不讀出來)吸氣,體會空氣充滿肺部,你的胸腔是否隆起?呼氣,數(shù)二。
第三次(不讀出來)吸氣,觀察腰部、肚臍部,隨著氣息流過而擴(kuò)展,你的小肚子此時圓圓的,就像一個小氣球。呼氣,數(shù)三。重復(fù)上面的過程,將空氣吸入鼻子、肺部、肚子。專注于呼吸,感受這種安靜、平和、清醒的感覺。
讓每一次呼吸,都成為孩子成長的禮物
當(dāng)我們牽著孩子的手走過街角,看著他們被風(fēng)吹起的發(fā)梢,聽著他們清脆的笑聲,總會在心里默默祈愿:愿這顆小小的心,永遠(yuǎn)清澈、勇敢、有力量。可成長路上總有風(fēng)雨——考試前攥緊的拳頭、被同伴誤解時泛紅的眼眶、面對未知時閃爍的眼神,這些細(xì)微的情緒波動,都在悄悄叩問我們:該如何教會孩子與自己相處?
正念,或許就是給孩子最溫柔的答案。它不是什么高深的學(xué)問,不過是像開頭那樣,讓孩子閉上眼睛,感受氣息從鼻尖流入,再輕輕漫過胸腔、腹部,像給心靈做一場溫柔的按摩。對孩子來說,這短短幾分鐘的專注,藏著成長最珍貴的密碼。
記得有個媽媽跟我說,她的女兒總在寫作業(yè)時發(fā)脾氣,鉛筆一摔就哭:“我就是寫不好!”后來她們一起練正念呼吸——當(dāng)孩子又煩躁時,媽媽會輕輕說:“我們先和肚子里的小氣球打個招呼吧?!焙⒆訒咽址旁诙悄毶?,感受吸氣時“氣球”鼓起,呼氣時“氣球”癟下去,幾次呼吸后,眼淚慢慢停了,還會小聲說:“媽媽,我剛才好像被生氣的小怪獸抓住了,現(xiàn)在它走了?!?/p>
這就是正念的魔力。孩子的世界里,情緒像夏天的雷陣雨,來得又快又猛,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能用哭鬧、發(fā)脾氣來表達(dá)。而正念讓孩子學(xué)會“看見”情緒——原來心跳加快是緊張,胸口發(fā)悶是難過,手心出汗是害怕。當(dāng)他們能給這些感受起名字,就像給情緒裝上了導(dǎo)航,知道“我現(xiàn)在在哪里”,自然就不會在慌亂中迷路。
更珍貴的是,正念會讓孩子發(fā)現(xiàn):情緒就像呼吸一樣,來了又會走。考試前的緊張,會隨著一次次呼氣慢慢變輕;被嘲笑的委屈,也會在專注的呼吸里悄悄舒展。這種“不被情緒困住”的能力,會成為孩子面對挫折時最堅(jiān)實(shí)的鎧甲。
有位爸爸曾困惑:“我家孩子總說‘不知道’——問他為什么不開心,他說不知道;問他想要什么,還是說不知道。”其實(shí)不是孩子不想說,而是他們的小腦袋里,念頭像蹦蹦床的小球,跳得太快,連自己都抓不住。
正念練習(xí)恰是給父母和孩子搭了一座橋。當(dāng)父母和孩子一起盤坐在地毯上,跟著呼吸數(shù)“一、二、三”,指尖相觸的溫度、彼此均勻的呼吸聲,會讓心與心靠得更近。這時父母會發(fā)現(xiàn),孩子吸氣時微微翹起的嘴角,是放松的信號;呼氣時皺起的眉頭,藏著沒說出口的壓力。
有位媽媽告訴我,她和兒子每天睡前做五分鐘正念:“一開始他總?cè)滩蛔⌒?,說肚子里的小氣球像青蛙在跳。但慢慢的,他會主動說‘媽媽,今天同桌搶我玩具時,我肚子里的氣球好像破了,氣呼呼的’?!痹瓉砗⒆硬皇遣粫磉_(dá),只是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讓那些細(xì)碎的感受浮出水面。當(dāng)父母愿意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感受呼吸”,就是在說:“你的每一個感受,我都在乎?!?/p>
很多父母會問:“孩子坐不住,怎么練正念?”其實(shí)對孩子來說,正念從不是“任務(wù)”,而是藏在生活里的小游戲。
你可以帶孩子在吃蘋果時練正念:先看果皮上的紋路像不像小河,再聞聞陽光的味道,咬一口時感受果汁在舌尖炸開——這就是“和蘋果做朋友”的游戲,讓孩子在專注中體會“當(dāng)下的美好”。
也可以在上下學(xué)的路上玩“聽聲音的偵探”:閉上眼睛,聽聽樹葉的沙沙聲、自行車的鈴鐺聲、遠(yuǎn)處的鳥鳴,猜猜這些聲音來自哪里——這是用耳朵練習(xí)專注,讓孩子發(fā)現(xiàn):原來平凡的路上藏著這么多小驚喜。
甚至孩子哭鬧時,不必急著說教,而是輕輕拉起他的手放在胸口:“我們來聽聽心跳在說什么?”這時的正念,不是要“制止”情緒,而是用溫柔的陪伴告訴孩子:“你所有的樣子,我都接納?!?/p>
我常常想: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幫他們掃清所有障礙,而是讓他們擁有穿越風(fēng)雨的勇氣。正念就是這樣的勇氣——它讓孩子在喧囂中守住自己,在迷茫中相信自己,在挫敗中依然熱愛自己。
而父母的角色,從來不是“教”孩子正念,而是和孩子一起“體驗(yàn)”正念。當(dāng)你放下手機(jī),陪孩子感受一次完整的呼吸;當(dāng)你蹲下身,和孩子一起觀察一片落葉的脈絡(luò);當(dāng)你深呼吸,先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這些時刻,你就成了孩子最好的正念老師。
畢竟,教育的本質(zhì),不過是父母用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照亮孩子的生命旅程。當(dāng)我們愿意和孩子一起,在每一次吸氣時擁抱當(dāng)下,在每一次呼氣時放下焦慮,那么成長路上的每一步,都會走得踏實(shí)而溫暖。
因?yàn)樽詈玫某砷L,從來都和呼吸一樣——自然、從容,且充滿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