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雪錄》是我今年看過,劇情線最豐富的一部劇。
結局的最后,所有人都迎來了屬于自己的人生歸宿。
有終成眷屬的圓滿,亦如燕離和岳凝回荊州的大婚,白楓和茯苓定下婚期,還有燕遲和秦莞攜手而行的共赴白首。
而有的角色的結局,卻只剩下惡有惡報的自食其果。
太子死在了成王劍下,成王所圖之事暴露后自縊而亡。
皇后幫燕澤里應外合打開宮門,找貴妃報殺子之仇。
結果,貴妃根本沒有瘋,皇后識破她的算計,兩人以互捅的致命一擊雙雙下線。
燕澤建立的“天道社”殘害了許多人,最終他死在假皇帝懷里,而假皇帝也死在他布置的毒茶中。
看到他們的結局,讓我忍不住感慨,善有善報,而惡,自有惡人磨。
所以,當我以結局的視角,回首每一個角色的來時路,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
不管是皇后,還是成王、太子,哪怕是秦莞和燕遲,都不過是背后布局之人設計的一部分。
3人布局
在這一場棋局里,各有各的局。
先說假皇帝嚴涵。
他拋妻棄子,利用跟雙胞胎兄弟燕淮相似的容貌,坐上皇位,占據(jù)他人人生。
為了讓親生兒子繼承皇位,他先是封過去的自己為義王,再借口讓燕離承襲爵位。
除此之外,他還逼太子和成王內斗。
待兩敗俱傷之時,他再出來提議從宗室子侄當中選太子。
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計策,步步為營的算計,嚴涵這一手算盤打得可真響。
但是,嚴涵應該不曾想到,自己也是別人棋局里的一枚棋。
正是因為嚴涵為了掩蓋身份秘密殺了瑾妃,嫁禍晉王,又讓忠臣沈毅枉死。
燕澤才有機會利用李牧云,建立“天道社”
如果不是嚴涵想為親兒子燕離鋪路,掃清障礙。
燕澤也不會找到皇后與之聯(lián)手,逼宮到殿前。
不過,要說布局之深,計謀之遠的,卻是另一個人。
義王妃雖困守宅院,卻并非兩耳不聞窗外事。
她見到秦莞的第一面就送的簪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若不是知曉秦莞和燕遲的探案之才,怎么會把關乎假皇帝身份的證據(jù)交到他們手中。
其實,剛開始我是不相信義王妃有如此能耐,可以布下那么大的一盤棋。
可當我看見秦莞調查到假皇帝字跡不同,卻無從找過去的字跡做比較時,才明白義王妃的布局深遠。
她不僅知道秦莞會查到這一步,而且還有足夠的自信,相信他們會揭開假皇帝的真面目。
還記得當初,義王妃把手串送給燕遲時曾說的話,在結局的最后,燕澤利用燕離的身世逼燕遲出手時,我終于理解了當初義王妃叮囑的那句“相知無間,平安喜樂”
或許,她早就料到會有人利用身世來挑撥離間,所以一早就把燕離托付給燕遲,希望他們之間永遠沒有隔閡。
而一切也如義王妃所期許的那般,燕離永遠都會是燕遲的兄弟。
在我看來,義王妃之所以可以布下那么大的一盤棋,離不開秦莞和燕遲的能力,可更重要的是她的清醒。
沒有貪念,沒有欲望,沒有期盼,也沒有希翼,才能全心全意去好一件事。
我想,這或許就是她常年把自己困在宅院的原因吧!
可,既然有布局的因,就必定要承受遺憾的果。
盡管結局圓滿,好人有好的歸宿,惡人也受到應有的懲罰,但那些因為布局彌留下來的遺憾,卻終究只能是意難平。
4個遺憾
- 睿王之死的真相
雖說秦莞已經(jīng)查清真相,知道是成王設計殺害了睿王。
可即便事后再為睿王正名,再為他追封受賞,離開的人卻也回不來。
燕遲,也沒有父親了!
假皇帝的一場布局,當初就已經(jīng)讓燕澤成為孤兒,而如今又讓燕遲痛失至親。
這份遺憾如何彌補?
- 晉王的真相
還有,嚴涵為了自己的私心,陷害晉王殺了瑾妃。
那么結局的最后,秦莞和燕遲找到證據(jù),知曉晉王是無辜時,為什么沒有把真相告訴大家?
雖說遲到的真相,無法彌補過去的遺憾,但至少再也沒有人稱晉王為罪臣,再也沒有人質疑他的清白。
而燕遲,也能完成對晉王的承諾,不負這份情意。
可惜的是燕遲執(zhí)著那么久的努力,最終卻只能為他申冤,該有多遺憾!
- 沈毅的清白
晉王這一案里,受害的者不止晉王一人,還有秦莞的父親。
雖說秦莞在假皇帝面前承認了自己的身份,為枉死的父親找到真相。
但,直到燕遲成為攝政王,屬于沈毅的那份清白卻依然不能跟晉王一樣公之于眾。
秦莞努力了那么久,就是為了給親爹翻案還他清白,可最終卻只能把真相藏在心里。
這份遺憾與無奈,只能跟燕遲感同身受。
- 枉死之人的真相誰來給
結局對于晉王一案的沉默,對假皇帝秘密的不捅破,在我看來,更多的是為了讓幼帝順利登基,為了讓朝堂安穩(wěn)。
但,那些因為假皇帝保守秘密而枉死的人,他們的真相和公道誰來給?
身份的秘密一天不說出來,世人就不會知道,晉王,沈毅,信王妃和睿王妃,以及那些因為嚴涵那愚不可及的秘密枉死的真相。
這38集的劇情里,3人布下的因果棋局,讓我遺憾的,是他們的結局,也是到死都沒有一個真相大白的機會。
所以,當我狹隘的以為結局不公時,卻忽略秦莞為了彌補這份遺憾都做了什么。
既然過去無法改變,那就過好當下。
為了江山社稷,為了朝廷安穩(wěn),秦莞做出了和當初父親一樣的選擇,隱瞞真相。
她的瞞,不是為了做壞事,而是讓更多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她將過去的冤案改寫進刑罰之中,讓當初的遺憾,成就未來更多人的圓滿。
造成這一切遺憾的根源,是嚴涵的私心,是他的狹隘。
他曾經(jīng)布下的局,害苦了別人,造就了38集4個遺憾,可同樣也讓他自己眾叛親離。
嚴涵孤絕的下場
秦莞和燕遲之所以發(fā)現(xiàn)嚴涵的真實身份,恰恰就是因為義王妃送的簪子。
上面刻著的“白首”,在此刻看來卻無比諷刺。
她將簪子變成復仇的匕首,用二十年的沉默編織牢籠
曾經(jīng)恩愛的誓言,在那把冰冷的椅子面前原來是那么一文不值。
嚴涵為了權勢拋妻棄子,為了遮掩身份,誣陷妻子的哥哥傅將軍通敵。
義王妃當初在見過嚴涵坐上皇位時,就已經(jīng)把那根木簪摘了下來,我想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心里就已經(jīng)埋下一顆恨意的種子。
她愛的人,成為權勢的惡魔,顛倒黑白害死自己唯一的親人。
經(jīng)此一事,換做是誰都會封心鎖愛。
從那個時候開始,她性情大變,把自己關在屋里,也不管燕離,更不理會外界紛擾。
是直到秦莞和燕遲回來,義王妃才重新將簪子戴上,也是為了順勢將東西送出去。
由此可見,這根簪子被她帶著恨意保存了那么多年,而嚴涵卻渾然不知,還沾沾自喜想著給燕離的前程鋪路。
我想,從義王妃將簪子交給秦莞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想到了嚴涵會有此結局。
她對嚴涵的所有感情,早就在親眼看著親哥被斬首時就已消失殆盡。
隨之而來的,是恨,是痛,亦是永不相見。
嚴涵把自己這一生活得像一個笑話,妻子不要他,兒子不認他,形同虛設的權勢,一步步讓他失去一切。
坐上那把冰冷的皇位那么多年,卻從無一人是真心待他。
皇后和貴妃知曉他的真面目,太子和成王只是想繼承皇位,就連太后對他也僅僅是愧疚多過愛意。
曾經(jīng),嚴涵過得是多么幸福,有義王妃這樣的妻子,有傅將軍的栽培,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
如若他沒有取代燕淮,沒有坐上那個位置,或許現(xiàn)在的他還能擁有一家三口的平淡幸福。
或許,真正的皇帝燕淮在知道自己有雙胞胎兄弟,會接他回宮,會堂堂正正讓他回歸宗室,擁有他該有的一切。
明明有更好的辦法,卻要靠搶來滿足自己的私欲。
要知道,搶來的東西,即便再好,也終究不是自己的。
倘若,嚴涵知道坐上那個皇位會失去愛人,失去兒子,他還會不會一意孤行?
我想,應該是不會了吧,他成為燕淮替身那么多年,擔驚受怕被揭開的秘密,從未有一天做自己,一直是別人的影子。
嚴涵臨死前的那句“我的錯”,我相信他是真心懺悔。
可,有些錯,不是認清了就可以彌補,有些人,也不是錯過了還能回到最初。
一步錯,終將步步錯。
愿來世,嚴涵可以做回自己,不是誰的替身,也不必強求沒有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