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彤把蔬菜三明治和低卡彩椒碗帶火了。
或許關曉彤這樣吃是對的。但絕大部分人,都不應該向明星學吃喝。
別管關曉彤還是關大彤,她都是明星。
和明星學吃喝,真的不如去醫(yī)院掛營養(yǎng)科,學習一些營養(yǎng)學知識。
很多人陷入一個思維誤區(qū),認為用節(jié)食變瘦是個好方法。
然而,節(jié)食容易造成肌肉流失。
肌肉是個好東西。
無論男女都喜歡壯實的肌肉,這受文化因素影響,也源自本能審美。
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看,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傾向于欣賞那些表明健康、力量和保護能力的特征肌肉。肌肉是生存能力和基因優(yōu)勢的信號。
哪怕什么都不做,肌肉也在默默幫人體燃燒熱量。肌肉越多,基礎代謝越高,身體每天的能量消耗基礎就越大。這樣一來,就算多吃一點,也不容易發(fā)胖,反而越吃越有力氣,越有力氣越能動,越能動就越容易瘦——這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
反過來,如果靠節(jié)食瘦下來,一旦丟了肌肉,基礎代謝會下降。吃一點點都容易囤脂,運動也乏力,脂肪反彈更快。這就會瘦得快,胖得更快。
我以前不懂,為什么《科學》上提到,“20-60歲,無論男女,代謝率都保持穩(wěn)定”,為什么40歲后人更容易變胖?
看過《半糖生活》,我恍然大悟,這應該和人在三四十歲后,肌肉明顯減少有關。
話說回來,暴飲暴食自然有害,一味靠節(jié)食來完成減肥的思路,同樣不可取。
與其學明星餓肚子,不如科學飲食、適度鍛煉,保住肌肉,穩(wěn)住代謝,才能瘦得健康、持久。
我一直反對大多數人學明星吃喝。還有個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和明星的生活邏輯不一樣。
明星的生活邏輯是,我要上鏡好看。畢竟,上鏡好看是明星們的工作。
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我要保持身體健康。健康的身體是好好工作和生活的本錢。
每個人的工種不同,不要拿別人的答案,來回答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關注明星們的食譜,你會發(fā)現ta們?yōu)榱松乡R,用最低熱量的食譜維持生命特征的決心有多強悍。
而這對我們的借鑒價值很低。
我在2017年在世貿天階商圈工作,十一月的某天午后遛彎,就見到馬思純和陳偉霆一起出席活動。
我也湊熱鬧看了兩眼,印象中馬思純骨架大,目睹真人,并不覺得算多大。類似的例子還有蔣欣,鏡頭上看上去略胖的人,在生活中都算瘦的。
我見過張?zhí)鞇郏萘?。某一屆浪姐,有個女明星說張?zhí)鞇酆檬莅?,這也是我當時見到她的感受。
像劉曉慶那種大口吃肉不忌嘴,簡直就是清流。然而,99%年輕貌美的女明星,是不敢像慶奶那樣吃的。
當下娛樂圈的明星太瘦了,為了變瘦,已經不能正常吃飯了。比如,某位灣灣女星,在《浪姐》就提到,她已經好多年都不吃鹽了,擔心浮腫。
少吃鹽是好的,但不吃鹽,你能受得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
原因是,鹽的主要成分是鈉,過量攝入會導致血壓升高。健康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且鈉攝入量不超過2000mg。
或許有聰明人想到了,我吃低鈉鹽就好啦。
這個思路確實不錯。
低鈉鹽比較適用于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中老年人——天知道,我因為患三高的父母,學了多少這方面的知識。
然而,像腎功能不全者,高溫作業(yè)者、重體力勞動者等不適于用低鈉鹽的。
比如重體力勞動者,在高溫和高強度勞動中大量排汗,汗液中會流失大量鈉、氯、鉀等電解質。身體是需要補充鈉等電解質維持電解質平衡。
這也解釋了重體力勞動者,更喜歡吃重油重鹽高熱量的東西,因為他們的工種決定了,多吃重油重鹽高熱量食物反而是一種優(yōu)勢。
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不要拿別人的習慣套用自己的生活。
祝你吃好喝好,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