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下午四五點鐘,我就在店里看著我侄子在電腦上玩《植物大戰(zhàn)僵尸》。突然聽到店外傳來“噗通”的聲音,那個聲音很沉悶,很短暫,也很急促,像是什么東西倒了。
我趕緊跑到店外看了看,并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好奇的小侄子也出去看了看,也是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既然沒發(fā)現(xiàn)問題,那就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約十分鐘后,我侄子去后面上廁所,剛到后面就跑了回來,邊跑邊喊:“大大,快來看,大大,快來看,咱家的墻倒了。”
我聽到后,趕緊起身隨著他去后面,就看到院里有一段墻倒了。墻的外面圍的有鐵皮,怪不得我聽到聲音,去店外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
當時天空中正飄著細細雨絲,當然這點雨不會是墻倒的“罪魁禍首”,事實上就在墻倒的前一天,一直在下雨,而且特別大。
倒塌的那段墻還是三十年前的墻,用泥土壘的,用的全是碎磚頭,壘的并不規(guī)整,能堅持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奇跡了。
事實上,我家的房子也是三十年前蓋的,還是三間大瓦房。提到這,就想起唐代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雖然我家的房子不至于漏成這樣,不過每逢下雨,都有好幾處地方漏雨。那滴在天花板上的聲音,特別讓人糾結(jié)。(之前沒有做天花板的時候,漏雨的地方,都是在底下放個盆接水)
我們村比較特殊,是鎮(zhèn)的中心,所有的集市、門店都集中于此。當別的村還都是土路時,我們村的主干道就是柏油路了。
這些年,村里都陸陸續(xù)續(xù)翻蓋了樓房,今年就有五家蓋新房,只有我家還是三間大瓦房。為什么不蓋樓房呢?因為現(xiàn)在我們家有一半在道路上,趴了就沒法再蓋。
我家的屋后,以前是沒有路的,據(jù)說那里有個牛屋。后來給通了路,剛開始路很窄,此后越通越寬,這就要向兩邊擴,有的家就搬走了,我家的院越來越小。就這樣,由于擴路的原因,現(xiàn)在我家有一半在路上。
最早我家是在半間房里做生意,后來干脆把堂屋和里邊改造一下,分別裝了卷閘門,直接面對這條街,屋里放了貨架,接著做煙酒副食生意。(還有一間住人或者放點東西)
因為我家宅子東西方向比較長,前面那家也是這樣,就考慮換宅子。讓村長給管的,本來已經(jīng)快談成了,結(jié)果村長得病去世了。
村長一去世,換房的事情就一拖再拖,加上前面那一家突然變卦,不想再換,還有我爺爺奶奶的相繼離世,早已搬出去的兩個大爺,也想回來分一杯羹,就造成了今天這種局面,宅子沒有換成,房子也沒法蓋,親戚都成了仇人。
想想人生不過幾十年,我們都是普通人,很難成就一番事業(yè),如果沒有好的鄰居,沒有好的親戚,又跳不出這個圈,那這一輩子將活得很窩囊。
不知道以后會變成什么樣,這個問題總有解決的那一天?;蛟S到那一天,我已不在人世,也或許我已去別的地方謀生,再不回這個令我傷心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