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前些天,我終于踏上了前往江西南昌的旅程。作為第一次到訪這座“低調”省會城市的游客,我對南昌的好奇異乎尋?!吘乖诤芏嗳说挠∠罄?,江西往往是個容易被“忽略”的省份,而省會南昌,似乎也總帶著幾分“沒有存在感”的標簽。
在來到南昌之前,我對這座城市的認知確實比較模糊。除了課本里反復提及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滕王閣,以及早有耳聞的“贛菜嗜辣”,南昌這座城市于我而言,更像一張待填充的白紙。直到我在南昌旅游的最后一天,廣州有個朋友突然在微信上問我:“你去坐亞洲最大的摩天輪了嗎?”我愣了半天——南昌還有“亞洲最大的摩天輪”?我怎么不知道?
帶著滿腦子疑問,我馬上去查了資料,才知道朋友說的正是“南昌之星”摩天輪。只不過,他的信息稍稍滯后了些:如今的“南昌之星”已不是“亞洲最大”,新加坡的“飛行者摩天輪”以164米的高度將其超越,讓它退居“亞洲第二”。但即便如此,160米高的“南昌之星”依然分量十足——僅次于美國拉斯維加斯167米的“豪客摩天輪”和新加坡“飛行者摩天輪”,位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甚至比英國倫敦眼(135米)還要高出25米,妥妥的“中國摩天輪之王”。
更讓我意外的是,這座摩天輪早在2006年就已竣工,建成時曾是“全球最大”,當年風頭無兩??蓪⒔赀^去,它的名氣似乎沒能跟上高度——別說外地游客,就連不少江西人都未必清楚,這座“中國第一高”摩天輪就藏在南昌。相比之下,僅120米高的“天津之眼”反倒更出名,這究竟是為什么?
帶著這些疑問,我特意找時間去了一趟“南昌之星”。它坐落在贛江南岸的贛江市民公園,距離市中心確實有段距離,離最近的地鐵站也要步行十幾分鐘,周邊配套不算熱鬧。當天恰好趕上小雨,摩天輪靜立在霧氣里,偌大的公園里幾乎看不到游客,冷冷清清的樣子,很難讓人將它與“全球第三”的身份聯(lián)系起來。
細想之下,它的“低調”或許有跡可循。一來是地理位置稍偏,沒能像天津之眼那樣“橫跨海河”,與城市核心景觀深度融合;二來是這些年全國大小城市紛紛建起摩天輪,“高空觀光”不再新鮮,而“南昌之星”的宣傳力度又相對有限,沒能持續(xù)制造熱點話題;再者,南昌本身的旅游名片長期聚焦滕王閣、八一起義紀念館等歷史文化景點,這座現代地標難免被“蓋過風頭”了。
但當我站在江邊仰望“南昌之星”時,還是被那份體量震撼了——160米的高度,在贛江與城市天際線間劃出一道弧線,尤其是夜晚亮起燈時,輪體上的LED燈帶會變幻出各種圖案,與對岸的滕王閣燈火相映,古典與現代在此碰撞,別有一番韻味。或許,它缺的只是一個被更多人看見的機會。
如今的南昌,正在加速發(fā)展旅游,城市的“存在感”也日漸提升。相信隨著更多人走進這座城市,總會有人發(fā)現:原來贛江之畔,還立著這樣一座“中國最高”的摩天輪。“南昌之星”或許不喧鬧,卻默默見證著南昌的變遷,像一個低調的巨人,守在江邊,等待被更多人讀懂。你有沒有來過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tài)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