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了,國家兩部門宣布,新能源車企不得通過用戶操作或系統(tǒng)邏輯主動關(guān)閉駕駛員監(jiān)測,警示和處置功能。
這啥意思呢?就是說以后,駕駛帶有智能駕駛汽車的用戶,一旦出現(xiàn)了脫手,睡眠等脫離駕駛情況的行為時,系統(tǒng)就會立刻采取語音警告,方向盤震動,限速靠邊停車等一系列措施,來逼著駕駛員回到駕駛狀態(tài)。
而在此之前,由于各大車企的責任感嚴重缺乏,或者說出于不敢得罪車主的原因,這樣的事情幾乎就流于表面上。駕駛員在方向盤上掛個水瓶子,都能夠放心大膽到后排看電視。
還有一個就是車內(nèi)隱私該如何保護的問題,車企要加大對駕駛員的監(jiān)控,攝像頭是避免不了的設(shè)備,所以一定會有駕駛員投訴,說車企侵犯了駕駛員的隱私。而在規(guī)定沒有出臺之前,這樣的投訴很可能會導致車企遭到處罰。
現(xiàn)在好了,新規(guī)發(fā)布之后,算是給這件事情定了個性。只要帶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車輛全部這么做的話,投訴就沒什么用處,車企也就不怕得罪車主,自然也敢于放心大膽嚴格執(zhí)法。
我大體查了查法條,這個征求意見稿最好再增加一項。比如說一旦這輛車開啟了輔助駕駛系統(tǒng),車輛外觀就會發(fā)生變化,或者說打開什么提示燈光之類的讓其他車輛注意。
以前我們下了通知,打開輔助駕駛之后,車輛要打開小藍燈才可以??蓡栴}是小藍燈放在哪里?根據(jù)車型不同,小藍燈的位置是不同的,并不能起到提醒其他駕駛員的效果。
我看可不可以這樣,大家以后都把小藍燈的位置放在以前臨時警報器的位置上,也就是說,放在副駕駛頭頂上,然后采取閃爍的方式,這樣一來大家都看得清楚,離這種車輛也可盡量遠一點。
秩序就是管出來的,要是任憑車企這么作下去,天知道人們會將輔助駕駛濫用到什么地步。這次也算是亡羊補牢吧,希望再過幾年后我們會有新的安全基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