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溫,新疆219國道像一條滾燙的帶子鋪在荒漠中。一輛重型卡車呼嘯而過,卷起的熱浪幾乎把路邊的小男孩掀翻。
這個七八歲的孩子不顧危險橫穿馬路,在對向車道上哭喊著攔車求救。就在他差點被撞飛的瞬間,兩名路過的摩友緊急剎車,一把將他拽到安全地帶。
孩子渾身發(fā)抖,語無倫次:“爸爸不要我了……”原來就在幾分鐘前,因為和哥哥在車上打架,他被父親直接趕下車,車子揚長而去。
摩友撥通孩子父親的電話,那頭傳來出奇冷靜的聲音:“他媽走回去接了?!睕]有焦急,沒有感謝,仿佛被丟棄在國道上的不是他的親骨肉。而此刻,孩子的母親正頂著烈日,在滾燙的柏油路上徒步1.5公里,艱難地尋找著自己的孩子。
國道驚魂,父愛缺失的震撼現(xiàn)場
時間倒回8月1日下午,219國道吐魯番段。摩友“炭烤小肥羊”和隊友騎行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瘦小的身影在車道間跌跌撞撞。孩子臉上全是淚水和沙土混合的污跡,嗓子已經(jīng)哭啞了。
“爸爸把我扔下車的”,孩子抽噎著解釋。他們一家從浙江來新疆自駕游,途中他和哥哥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咬了哥哥一口。
盛怒之下,父親直接把車停在國道上,將小兒子拽下車,一腳油門開走了。烈日炙烤著空曠的國道,四周是茫茫戈壁。孩子驚恐地追著車跑了幾步,很快被遠遠甩開。
絕望中,他做出了最危險的舉動:橫穿隔離帶,跑到對向車道攔車求救。摩友立即讓孩子打電話聯(lián)系父親。電話接通后,孩子嚇得渾身發(fā)抖不敢說話。
摩友接過電話說明情況,特別強調(diào)孩子差點被車撞到。父親反應(yīng)異常平靜,只是淡淡地說“我知道了”,并告知孩子母親已經(jīng)下車步行返回接人,隨即掛斷電話。
全程沒有一句感謝,也沒有絲毫擔憂。更令人揪心的是,這位父親在事后聲稱自己“只開出去1.5公里”,但按國道平均車速計算,一兩分鐘足以駛離兩三公里。
讓妻子在40度高溫下逆向步行這么遠的距離接孩子,自己卻安坐車內(nèi),這份冷漠讓所有聽聞?wù)咝暮?/p>
等待母親到來的時間里,摩友一直守護著驚魂未定的孩子。地表溫度逼近50℃,孩子的皮膚被曬得通紅。就在這時,一輛巡邏警車經(jīng)過,摩友立即上前求助。
警察了解情況后,考慮到天氣炎熱且母親遲遲未到,決定先將孩子帶到前方服務(wù)區(qū)等候。這個決定后來被證明是明智的:
孩子母親確實返回了原地,但孩子已被摩友帶到對向車道,雙方遺憾錯過。事后才知,那位母親在烈日下走了整整1.5公里,汗流浹背卻撲了個空。
一個母親徒步在國道上尋找被丈夫丟棄的孩子,這樣的畫面刺痛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心。而更值得玩味的是父親的邏輯:
他責怪摩友“多管閑事”把孩子帶到對面車道,導(dǎo)致妻子沒接到人。這種倒打一耙的態(tài)度,暴露了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
寒心后續(xù),道歉視頻背后的家庭真相
事件發(fā)酵后,面對洶涌的輿論批評,這位父親的操作更讓人瞠目結(jié)舌。他非但沒有誠懇道歉,反而讓被丟棄的兒子出面錄制“道歉視頻”。
視頻里,一家人正悠閑地吃著燒烤。小男孩獨自站在鏡頭前,眼神躲閃,機械地背誦著:“8月1號是我的不對,我先惹爸爸生氣,因為我總是欺負哥哥……”
而鏡頭外,父親的手搭在大兒子肩上,兩人有說有笑,形成刺眼對比。網(wǎng)友一眼看出:孩子明顯是被迫背稿!
更有人發(fā)現(xiàn)大兒子體格明顯比弟弟強壯許多,“弟弟欺負哥哥”的說法站不住腳。許多人猜測這是重組家庭:大兒子是父親親生,小兒子是母親帶來的。
最魔幻的是,這位父親竟迅速將社交賬號改名為“新疆高速扔孩子”,簡介里赫然寫著水果收購信息,試圖蹭流量帶貨。
直到被網(wǎng)友罵得狗血淋頭,才灰溜溜改回原名。用親生兒子的驚險遭遇做營銷,這樣的父親令人不齒。
“孩子不聽話就該教訓(xùn)”。這是事后部分人為父親辯解的理由。但國道扔娃與適度懲戒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當眾羞辱和安全剝奪會給孩子造成終身創(chuàng)傷。被至親拋棄在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可能演變?yōu)樯顚拥男湃挝C與自我否定。
許多網(wǎng)友分享類似經(jīng)歷:童年時被父母“丟下”的恐嚇,即使成年后仍會從噩夢中驚醒。更令人憂心的是示范效應(yīng)。
父親用暴力方式解決沖突,孩子將來也可能模仿;強迫孩子承擔全部責任,會扭曲是非觀。視頻中孩子“認罪”時閃爍的眼神,暴露了他正在學習用謊言換取安全。
新疆法院曾判決類似案件:有父母將新生兒遺棄草叢,被追究刑事責任;也有家長因長期虐待被撤銷監(jiān)護權(quán)。家庭教育不能觸碰法律紅線,這是社會共識。
社會鏡鑒,每個孩子都需要守護
事件曝光后,吐魯番當?shù)毓膊块T迅速介入。雖然未公開具體處理結(jié)果,但知情人士透露,警方對涉事父親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并持續(xù)關(guān)注孩子狀況。
更深層的啟示在于: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chǎn)或情緒宣泄對象。當父母失職時,社會保護網(wǎng)必須及時補位。
無論是及時報警的摩友、伸出援手的警察,還是持續(xù)關(guān)注的網(wǎng)友,都在構(gòu)建這張安全網(wǎng)。從更廣視角看,我國正在完善兒童救助體系。
各地建立的“未成年人保護站”和強制報告制度,正是為了防范此類事件。去年全國民政系統(tǒng)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權(quán)益案件舉報同比上升33%,表明社會監(jiān)督意識正在增強。
荒漠里的熱風卷起沙塵,吹不散的卻是人心底的寒意。每個孩子都該被溫柔以待,而不是在40度高溫的國道上,用生命學習“懂事”的代價。
參考資料:
《因與哥哥打架被父親扔在國道上,男孩大哭求助!父親道歉:本想嚇唬一下》——瑯琊新聞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