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 三湘都市報的 報道,長沙 河西的“長沙古玩城”,招牌依然高懸,但推門而入,只見四家店鋪還在苦撐。
上百家門店人去樓空,譚老板搖著蒲扇苦笑:“過去一年基本‘剃光頭’,每月無人光顧,做一天虧一天?!?
這般蕭條景象在全國古玩城蔓延:天心閣、白沙、錦唐閣,書畫冷清地“躺”在櫥窗里,一小時也等不到一個瞧熱鬧的人。
天心閣古玩城
與此同時,某音上的珠寶主播“某東”粉絲突破450萬,半年銷售額輕松超過5000萬。
“聽泉”的直播間更是擠進3700萬粉絲。頭部收藏商家粉絲過百萬的,就超過12個,小主播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一場直播帶貨動輒百萬起跳,碰到618、雙11這樣的大活動,一場直播過億的都正常。
中信證券甚至預測,2026年中國文玩收藏市場的規(guī)模將突破1.28萬億元。
西泠印社拍賣預展
而全球頂級拍賣行的財報,讀起來那叫一個“慘淡”。2025年上半年,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三大巨頭總成交額僅39.8億美元,較2022年峰值縮水44%,相當于蒸發(fā)超30億美元。
佳士得的古典藝術板塊更慘,成交額暴跌32%,亞洲藝術板塊也下滑28%。
國內拍行同樣愁云慘淡。西泠春拍現(xiàn)場,明代皇室畫家朱頤厓存世孤品《江山漁艇圖卷》只拍出166.75萬元,價格只抵得上一幅齊白石的工筆草蟲。
嘉德、保利、匡時等大拍,面臨嚴重的貨源短缺問題。而中小拍賣行更是為了湊數(shù),竟批量上拍贗品。
珠寶直播間
線下寒風中,線上直播間卻燒得滾燙。奢侈品拍賣逆勢上漲29%,名表、珠寶吸引41%的新買家涌入。
形勢確實一片大好!不過隱患卻多多。炒作盛行,一個手串幾十萬,一枚銀元上百萬,讓多少人失去理智?
野外探寶、“生坑”文物、造假泛濫,各種可能涉及法律的問題也層出不窮。
鑒寶專家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出現(xiàn)了另一種玩法,那就是線上鑒寶。據(jù)天眼查等數(shù)據(jù),我國光是鑒寶相關的注冊企業(yè)就超過了3萬家!
老牌專家蔡國聲依然活躍
你想想,過去各種線下的鑒寶,國博專家都經常惹出爭議,如今靠一部小小的手機,準確率能有多少?
那些大主播們?yōu)榱肆髁?,制造噱頭,光憑視頻就“火眼金睛”,準確率根本不在乎,能收獲粉絲就可以了。
制造暴富神話、撿漏傳奇、海外回流、高價收購等話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但理性卻沒占據(jù)多少。
還有套滴水不漏的話術。東西賣了,若是后來被看出不對,那便是“個人眼力有限,古玩行當講究個買賣自愿”。
要是僥幸蒙對了,則立刻擺出“權威認證”的架勢!
核心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然而,這繁榮的背后,核心問題:透明的鑒定以及公正的交易,依然還沒有解決,收藏市場仍然還是維持著“叢林法則”。
同一件器物,在三個直播間能得出三種截然不同的結論,和過去沒什么兩樣。明明是個需要沉淀的行業(yè),卻比娛樂圈更追逐熱點。今天某個鑒寶視頻爆了,明天全網都在兜售同款"出土文物"。
玩家們一邊痛斥行業(yè)亂象,一邊偷偷記下爆款套路指望著下次能割把韭菜。當所有人都在游戲規(guī)則里裝傻充愣時,那些真正較真的人反而成了破壞氣氛的異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