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享用中國市場的紅利,一邊卻干著損害中國消費者感情的事,究竟是什么讓這個品牌如此肆無忌憚?他們是真的不明白,還是故意裝傻?
8月15日,瑞士著名腕表品牌Swatch(斯沃琪)發(fā)布的一張廣告圖片在中國引發(fā)了軒然大波,激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強烈不滿!
在這張廣告圖中,一位男性模特用手指刻意拉扯眼角,做出一個極具爭議的“瞇眼”動作。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擺拍姿勢,而是對中國人乃至整個亞裔群體帶有明顯種族歧視意味的挑釁行為!
更令人憤怒的是,這位模特本身眼型正常,這個動作完全是刻意為之,仿佛在強調(diào)這個動作的侮辱性,生怕觀眾誤解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造型設計。
那么,為什么只有中國人和東亞人會對這個動作如此敏感呢?這要追溯到19世紀,當時歐美社會盛行“黃禍論”,將東亞人視為社會威脅,以此來凸顯白人的優(yōu)越感。
這種歧視性觀念在中國人身上被不斷強化,諸如“細長眼、膚色暗黃、丑陋如豬”等形象頻繁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和視覺藝術中,持續(xù)丑化亞裔群體。
這種偏見不僅沒有隨著時間消散,反而以新的形式延續(xù)至今。你以為Swatch不明白這些背后的象征意義?別天真了,在2025年的商業(yè)世界里,能躋身國際一線品牌的核心團隊,哪個不是精明老練?
當許多國際品牌已經(jīng)意識到并開始規(guī)避這類潛在風險時,Swatch的這次行為不僅在種族歧視問題上嚴重失誤,更暴露出他們對中國消費者文化認知的輕視和資本層面的傲慢。
這哪里是在做營銷,簡直就是在“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鍋”。而這一次,我們絕不接受!
中國消費者的反應迅速而強烈!
廣告圖一經(jīng)曝光,Swatch的客服電話瞬間被打爆,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輕松破億,評論區(qū)一片聲討之聲。
“2025年了還玩這種低級手段,是誰給你們的膽子?”、“這種品牌也敢來中國圈錢?”類似的質(zhì)問鋪天蓋地。
你以為這只是網(wǎng)友情緒宣泄?不,他們抓住的是Swatch的命脈。
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Swatch在中國的銷售額占其全球總收入的三分之一,2024年雖受市場波動影響,仍占集團總收入的27%。
換句話說,每售出四塊Swatch手表,就有一塊來自中國消費者。
簡而言之,Swatch可以沒有美國市場、沒有東南亞市場,但若失去中國市場,恐怕連基本運營都難以維持。
更令人失望的是Swatch在危機公關上的表現(xiàn),“毫無誠意”已經(jīng)是對其最溫和的評價。8月15日事件發(fā)酵后,品牌遲遲未作出回應,直到次日才開始陸續(xù)撤下相關圖片。
甚至在歐美官網(wǎng),Swatch的態(tài)度更加敷衍,直到17日才徹底清除所有相關內(nèi)容。這樣的處理方式讓人不得不懷疑,所謂的道歉不過是走走過場。
面對如此嚴重的種族歧視指控,Swatch官方微博發(fā)布的道歉聲明語焉不詳,通篇看不出任何悔意,仿佛資本的傲慢早已成為他們的慣性反應。
面對洶涌的輿論浪潮,Swatch顯然措手不及,8月17日起開始啟動危機公關流程,但此時中國消費者的憤怒早已無法平息。
Swatch事件并非個案。近年來,跨國品牌因涉嫌辱華行為而陷入輿論風波的案例屢見不鮮,幾乎可以編成一本《品牌危機管理警示錄》。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2018年的D&G事件: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發(fā)布的一段廣告視頻中,模特用筷子笨拙地夾起披薩,旁白語氣中充滿諷刺,似乎將中國人描繪成不懂禮儀、缺乏高雅品味的群體。
而其設計師的歧視性言論更是火上澆油,最終導致D&G在中國市場徹底崩盤,至今仍是奢侈品界“黑名單”上的常客。
這些品牌之所以屢屢犯錯,歸根結(jié)底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傲慢心理在作祟。但如今的中國消費者已不再慣著他們,正如當年D&G事件中,眾多明星第一時間站出來發(fā)聲。
他們從未真正將中國消費者視為平等、值得尊重的合作伙伴,而是抱著“試探底線”的心態(tài),妄圖通過道歉繼續(xù)在中國市場牟利。但他們嚴重低估了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意識。
Swatch此次事件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加速了中國消費者“棄洋從國”的趨勢。
數(shù)據(jù)顯示,隨著國家整體消費意識的覺醒,近年來國產(chǎn)品牌如華為、小米等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中的份額持續(xù)上升。而Swatch此次的危機無疑將進一步推動這一趨勢。
2025年,華為智能手表銷量同比增長25%,而一款僅售500元的小米智能手表在線銷量已突破20萬臺。
這些數(shù)據(jù)清楚地表明,中國消費者已經(jīng)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而是更愿意為真正有實力、有誠意的國貨買單。
到了今天,像Swatch這樣的品牌,若還想在中國市場繼續(xù)生存,就必須摒棄僥幸心理,放棄那些陳舊的市場套路。唯有真正尊重市場、尊重消費者,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Swatch事件給所有跨國品牌敲響了警鐘:想要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首先要放下傲慢。“吃中國的飯,還砸中國的鍋”的行為,最終只會自取其辱,被市場和消費者徹底拋棄。
品牌若想在中國立足,必須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誠意,而不是在“道歉聲明”中玩文字游戲。唯有以尊重換尊重,才能贏得這個全球最不容敷衍、最不能欺騙的巨大消費市場。
最后,我們想對Swatch說一句:“中國人的錢,不是靠卑微討好就能賺到的,是靠實力與尊重贏得的!”
#上頭條 聊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