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雖暑氣未消,但天地間已悄然醞釀著新的氣息。老話常說:"立秋養(yǎng)好肺,百病不來擾"。在中醫(yī)眼中,肺如同身體天空的守護者,它開竅于鼻,外合皮毛,最是嬌嫩敏感。干燥的秋風(fēng),恰是它的大敵。此時悉心滋養(yǎng)肺陰,潤澤肺氣,就如同為身體筑起一道無形的屏障,助我們安穩(wěn)度過這個干燥多變的季節(jié)。
而大自然最是懂得平衡之道,它早已為我們預(yù)備好了應(yīng)季的滋補佳品。它們不僅色澤溫潤如玉,更能溫和滋潤我們的身體,撫平秋燥帶來的種種不適。
第一白:百合——清潤安神的秋日珍寶
百合,形似潔白蓮花,瓣瓣分明,帶著山林間的清雅氣息。它不僅是美麗的觀賞花卉,更是藥食同源的滋補佳品。中醫(y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最能入心、肺二經(jīng),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天然良伴。每當秋燥擾人,喉嚨干癢或心神不寧時,用百合入饌,最是適宜。
家常推薦:百合炒雞蛋
這道菜簡單快手,卻將百合的清甜軟糯與雞蛋的鮮嫩完美融合,幾分鐘就能端上桌,是忙碌秋日里的貼心慰藉。
步驟:鮮百合掰瓣洗凈,沸水中快速焯燙幾十秒撈出瀝干;雞蛋打散,加少許鹽、料酒攪勻;熱鍋涼油,倒入蛋液炒至凝固嫩滑盛出;鍋中再放少許油,下百合瓣快速翻炒片刻,倒入炒好的雞蛋,加適量鹽調(diào)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清新淡雅,齒頰留香。
第二白:銀耳——平民的“潤燥燕窩”
銀耳,晶瑩剔透如雪,舒展如花,素有“菌中之冠”的美譽。它富含天然植物膠質(zhì)(銀耳多糖),滋陰潤燥的能力尤為突出,常被譽為“平民燕窩”。其性平味甘淡,能潤肺養(yǎng)胃、益氣清腸,一碗溫潤的銀耳羹下肚,仿佛為干渴的身體下了一場及時雨。
家常推薦:蘋果紅棗百合桂圓銀耳羹
這道甜羹堪稱秋日潤燥的“全家福”,食材豐富,口感清甜溫潤,尤其適合全家人一起享用。
步驟:銀耳提前泡發(fā),剪去根部硬蒂,撕成小朵;蘋果去皮去核切小塊,紅棗、桂圓肉洗凈,鮮百合掰瓣洗凈;將銀耳、紅棗、桂圓肉放入鍋中(或電飯煲),加足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約40分鐘至銀耳軟糯出膠;加入蘋果塊和鮮百合瓣,再煮10-15分鐘;最后根據(jù)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或黃冰糖融化即可。膠質(zhì)滿滿,清潤入心。
第三白:蓮藕——地下涌出的清涼甘露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天正是蓮藕大量上市、口感最為清甜粉糯的時節(jié)。蓮藕生于水中淤泥,卻得天地清氣,潔白如玉。它性寒味甘,生食可清熱生津、涼血散瘀;熟食則健脾開胃、益血生肌。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更是秋季潤腸通便、增強抵抗力的好幫手。
家常推薦:涼拌藕片
這道菜最大程度保留了藕的脆嫩清甜與營養(yǎng),做法極簡,清爽開胃,是解秋燥、助消化的絕佳涼菜。
步驟:新鮮蓮藕去皮,切成均勻薄片,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變黑;燒一鍋水,水沸后滴入幾滴白醋,放入藕片焯燙1-2分鐘至斷生,撈出迅速過涼開水(保持脆爽口感),瀝干;將藕片放入碗中,加蒜末、小米辣圈(可選)、適量鹽、少許白糖、白醋(或香醋)、幾滴香油,喜歡香菜的可以加點香菜段;拌勻即可裝盤。清脆爽口,酸甜解膩。
立秋時節(jié),百合、銀耳、蓮藕這“三白”食材,就像是大地母親饋贈給我們的溫柔守護者。它們帶著天然的潤澤之力,悄然化解秋燥的鋒芒。在秋意漸濃的日子里,不妨多將這瑩白的滋養(yǎng)請上餐桌,讓家常的滋味化作潤澤的力量,緩緩注入我們的身體。肺氣充盈,津液得潤,秋日的那些煩擾便如晨霧般悄然散開,唯留一份由內(nèi)而外的從容與安然,伴你我平安走過這豐饒的金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quán),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