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在我國西藏自治區(qū)東部的昌都市丁青縣,孜珠山如一頭沉默的巨獸,匍匐在青藏高原的褶皺里,這座海拔4800米的神山,峰頂常年籠罩在云霧中,依山而建的孜珠寺作為雍仲苯教最古老的寺廟之一,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藏著千年的故事,而最近當我在孜珠寺旅行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聽起來頗為荒誕的“網紅地標”——據說,孜珠寺里竟然藏著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公共廁所?
記得當我們在游覽孜珠寺時,同行的向導突然笑著問道:“要不要去看看我們這兒的‘世界之最’?”“世界之最?” 我有些疑惑。向導指了指寺廟大殿后側的一座山峰,那里有個天然形成的山洞,洞口如同一道通往天際的門,當?shù)厝朔Q之為 “天門洞”?!叭澜缱罡叩墓矌驮谔扉T洞背后?!?這個答案讓我和朋友都愣住了——在這樣一座古老寺廟里,居然藏著一個以“高”而聞名的“天空廁所”?好奇心瞬間被點燃,我們決定跟著向導一探究竟。
通往“天空廁所”的路,遠比想象中更具挑戰(zhàn)性。孜珠寺本身已在4800米海拔,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空氣的稀薄,而要到達天門洞頂,還得沿著山壁上的鐵制樓梯向上攀爬。樓梯依山而建,陡峭得幾乎垂直,扶手冰涼刺骨,往下看便是深不見底的山谷。才爬了十幾級,我就開始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來大口吸氧。朋友一邊抹著額頭的汗,一邊打趣:“這廁所的‘門檻’也太高了,光是爬上來就像闖了一關?!?/p>
好不容易爬到天門洞附近,向導卻說:“這其實才剛到第一關?!?原來,要到廁所所在地,還得手腳并用爬上一塊巨大的巖石。巖石表面濕滑難行,每挪動一步都小心翼翼,爬到巖石頂端時,眼前出現(xiàn)一個簡陋的小木梯,梯子搭在兩塊巖石之間,看起來搖搖晃晃,仿佛隨時會散架。向導說:“過了這個梯子,就到了?!?/p>
當終于站在所謂的“天空廁所”前面時,我感覺有些意外,眼前并不是我們想象的“公共廁所”模樣,不過是在一塊平整的巖石上,用水泥板簡單圍出的一個“茅坑”,沒有圍墻,沒有頂棚,甚至連最基本的遮擋都沒有。但當我低頭往下看去時,忍不住驚呼一聲,因為在這個“天空廁所”正下方,便是深不可測的萬丈懸崖,恐高癥者估計都不敢來。
向導向我們解釋說,孜珠寺有許多僧人會在山上的洞穴里進行苦修,少則數(shù)月,多則數(shù)年,這個廁所便是為他們而修建的?!皩嘈薜纳藖碚f,這點困難不算什么?!?他指著遠處的雪山,“在他們眼里,天地就是最好的屏障,自然的法則遠勝過人為的遮擋?!?/p>
正說著,我們后面也有幾個年輕游客爬了上來。有人興奮地拿出手機拍照,甚至想體驗一下“云端如廁”的感覺,卻被同伴拉?。骸疤kU了,萬一風一吹……”也有人站在廁所邊緣,往下看了一眼就嚇得連連后退,臉色發(fā)白:“這哪是廁所,簡直是‘挑戰(zhàn)極限’?。 贝蠹移咦彀松嗟赜懻撝?,有人覺得這個廁所就是“噱頭”,但也有人覺得,這恰恰是孜珠寺的特別之處——在最接近天空的地方,連最日常的需求都與自然、信仰融為了一體。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難。我緊緊貼巖壁,幾乎是橫著挪動腳步,手心全是汗?;仡^望去,那個簡陋的“天空廁所”在風中沉默矗立,與遠處的雪山構成了一幅奇妙的畫面。突然明白,這里之所以成為“網紅打卡點”,或許并不在于它的“高”或“險”,而在于它顛覆了人們對“廁所”的固有認知——在信仰的世界里,世俗的需求從未被回避,反而以一種最坦誠、最直接的方式,與天地相連。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tài)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