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法國又杠上了!
近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向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發(fā)出了一紙“通牒”,限期在9月23日前采取“行動令”,要求其壓制法國國內反猶主義,并暗示馬克龍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是“火上澆油”。
法國方面當即反擊,斥責以方言論“錯誤且可恥”,強調“絕不接受”此類指控。
這場外交沖突看似源于一封郵件,實則牽動著中東格局的重塑,法國為何不惜與以色列翻臉呢?
8月19日,內塔尼亞胡向馬克龍發(fā)送一封措辭嚴厲的官方郵件,核心矛頭直指法國計劃在9月聯(lián)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他指責馬克龍此舉是“綏靖政策”,不僅獎勵了哈馬斯的恐怖行為,更導致法國國內反猶情緒“激增”。
郵件要求馬克龍“以行動取代軟弱”,并在猶太新年前拿出實質措施。
法國的回應同樣強硬,法方次日聲明,內塔尼亞胡的指控是“混淆和操縱”,強調法國“現(xiàn)在和將來都會保護其猶太公民”,相關言論“不會置之不理”。值得注意的是,馬克龍同步在社交媒體譴責以色列進攻加沙城的計劃,稱其將“使整個地區(qū)陷入永久戰(zhàn)爭循環(huán)”,呼吁立即?;鸩U大人道援助。
這次以色列的激烈反應,暴露出了其在深層次戰(zhàn)略的焦慮......
以方認為,法國作為七國集團首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成員,將賦予哈馬斯“國際合法性”,削弱以色列反恐行動的道德基礎。內塔尼亞胡在郵件中直言,此舉會鼓舞“威脅法國猶太人”的勢力。
目前全球147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但西方陣營長期保持謹慎。法國帶頭后,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國迅速跟進,計劃在9月聯(lián)大同步行動。以色列擔憂傳統(tǒng)盟友圈瓦解,陷入外交孤立。
內塔尼亞胡為安撫執(zhí)政聯(lián)盟中的強硬派,以色列議會近期通過決議,敦促政府加速吞并約旦河西岸“E1區(qū)”,該計劃旨在將巴領土“一分為二”,阻斷巴勒斯坦建國地理基礎。法國對此強烈譴責并威脅制裁,進一步激化矛盾。
而這一邊,法國頂著以色列的壓力推進巴勒斯坦建國,其實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國內民意的壓倒性支持,加沙戰(zhàn)爭導致超6.2萬巴勒斯坦人死亡,人道危機觸發(fā)歐洲輿論震動。民調顯示,超60%法國民眾支持承認巴勒斯坦國,左翼政黨更要求對以色列實施制裁。
法國想要重塑中東事務話語權,馬克龍試圖擺脫美國主導的中東政策框架,通過承認巴勒斯坦國彰顯法國外交獨立性。此舉也呼應了中國、沙特推動“兩國方案”的努力,提升法國在阿拉伯世界影響力。
再一個就是歷史責任的延續(xù),法國自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后長期倡導“兩國方案”。馬克龍強調該決定是對“國際法的信守”,并設前提條件:哈馬斯解除武裝、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改革、巴建國后承認以色列。
如今的加沙人道危機已突破國際社會容忍底線。聯(lián)合國最新警告稱,以色列允許進入加沙的援助量“遠遠低于避免大范圍饑荒所需的水平”。
沖突迄今已造成超過62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這一數(shù)字令人觸目驚心。馬克龍將承認巴勒斯坦國與?;?、人道援助捆綁,成功搶占道義制高點。
如今法國和以色列的“口水戰(zhàn)”已超越普通的爭論,向實質對抗蔓延......
領事館與簽證武器化,以色列外長吉迪恩·薩爾推動關閉法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以方還吊銷澳大利亞駐巴機構代表簽證,警告法國“盟友需付出代價”。
加沙軍事行動提速,內塔尼亞胡暗示,若法國不妥協(xié),以軍將加速控制加沙城。目前以軍已占據(jù)加沙70%區(qū)域,計劃在9月聯(lián)大前完成全面接管,以此展示“既成事實”策略。
國際陣營加速重組,美國雖公開反對法國決定,但民調顯示民眾對以支持率從50%驟降至32%。歐盟內部分裂加深:德國暫停對以軍售,西班牙等11國承認巴國。沙特則與法國合作召開“兩國方案”國際會議,試圖構建新調解機制。
馬克龍?zhí)岢龅摹半p向承認”方案,既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又敦促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本質上是1990年代《奧斯陸協(xié)議》的現(xiàn)代翻版。然而當前哈馬斯控制加沙、以色列持續(xù)擴建定居點的現(xiàn)實,已使傳統(tǒng)“兩國方案”的實施空間急劇縮小。
況且,歐盟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難以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西班牙、愛爾蘭等國已承認巴勒斯坦國,德國等國則仍堅定支持以色列。這種分裂使歐盟難以在巴以和平進程中發(fā)揮實質性作用。法國試圖通過單邊行動打破僵局,反而可能加深歐洲內部裂痕。
內塔尼亞胡一面與法國大打外交戰(zhàn),一面持續(xù)推進加沙軍事行動。其占領加沙城的計劃遭馬克龍嚴正警告,這將使整個地區(qū)陷入“永久戰(zhàn)爭的循環(huán)”。當前加沙平民在戰(zhàn)火與饑荒夾縫中求生的慘狀,已成為國際社會最緊迫的人道主義危機。
盡管雙方立場看似不可調和,但仍有潛在轉機空間。
能源合作籌碼,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與以色列合作開發(fā)紅海天然氣田,項目價值百億美元。若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后以方擱置合作,將對法能源安全構成沖擊,這或成私下談判的籌碼。歐盟的“中間道路”,德國提議建立“法以安全對話機制”,討論巴勒斯坦國邊界、非軍事化等具體方案。歐洲理事會也呼吁秘密溝通,避免公開對抗升級。
法國計劃在聯(lián)大聯(lián)合沙特提出?;饹Q議,將巴勒斯坦國承認程序與“哈馬斯解除武裝”綁定,既回應以色列安全關切,也維護國際法框架。
如今國際社會對加沙人道災難的容忍已達極限,內塔尼亞胡的“最后通牒”注定徒勞。9月的聯(lián)合國大會,當法國國旗旁升起巴勒斯坦國旗,那將是中東和平進程的又一轉折點?;鹚幫吧系闹袞|,需要的不是最后通牒而是和平對話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