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我來搭把手!”8月22日,蘭考縣儀封鎮(zhèn)胡寨村田埂邊,網(wǎng)格員劉娜快步迎上五保戶胡忠亮,接過他手里沉甸甸的水管,便開始整理,雖不嫻熟卻格外認(rèn)真。
“胡大爺,最近身體咋樣?家里用電用氣可得多當(dāng)心?!备苫钸^程中,劉娜跟老人嘮起了家常,并自然地融入了安全宣傳,讓老人在不知不覺中增強(qiáng)了安全意識。
此時,汗水濕透了劉娜的衣衫,泥土沾滿了她的褲腳,但她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真誠的笑容?!斑@‘平安敲門’,真是敲到心坎里了!”老人感慨道。
誰能想到,這場暖心的田間互動,本是一次可能“跑空”的走訪。按“平安來敲門”行動的計劃,劉娜本是去老人家里登記信息,得知老人在田間忙活,便干脆把“敲門”搬到了地頭——在她看來,“民有所需、我有所為”從來不是句口號,是看到老人彎腰時,自然伸出去的手;是嘮家常時,順勢遞過去的安全提醒。
劉娜的故事,在蘭考可不是個例。如今在蘭考的村頭巷尾,500多名網(wǎng)格員正像她一樣,把“敲門”敲成了“連心”:可能是幫獨居老人修修漏水的水龍頭,可能是給留守兒童講講防溺水知識,也可能是在田埂上、曬場邊,趁幫著干活的空當(dāng),把政策講透、把隱患問清,用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想方設(shè)法為群眾排憂解難,真正打通基層服務(wù)的“最后一米”。
蘭考縣以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優(yōu)良傳統(tǒng)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常態(tài)化組織開展“平安來敲門”基層服務(wù)活動,構(gòu)筑336關(guān)愛服務(wù)新模式,即縣、鄉(xiāng)、村三級聯(lián)動,圍繞孤寡老人、獨居老人、斷代戶三類對象,開展“六助”服務(wù),實現(xiàn)愛老、敬老、助老工作的全網(wǎng)覆蓋,以實際行動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南法治報記者 張東)
編輯:王海鋒
審校:翟保明
審核:陳亞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