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是不是買房,或者說該不該賣房,答案就藏在你的需求和城市選擇中。
最近,兩位商界大佬李嘉誠和曹德旺對樓市的看法引起了廣泛關注,李嘉誠在大灣區(qū)以骨折價甩賣400套房產,部分房源總價低至40萬港元。
曹德旺則直言不諱,說房子就是一堆磚頭水泥,將來可能一文不值。
他們的行動和看法,讓不少有買房計劃的人猶豫不決,2025年到底該不該買房,現在不買,五年后會慶幸還是后悔?
大佬的動向,已經預示市場風向變換
李嘉誠近年來一直在調整在內地的資產配置,地產占比已大幅縮減至5%,他不僅出售多個內地項目,甚至掛賣了香港深水灣道79號的婚房祖宅,要求50億港元現金交易。
熟悉李嘉誠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叫永不賣出老宅,但現在卻改變了主意,其中意味,值得細細品味。
而曹德旺則一直強調房子只是居住的地方,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從他的觀點中不難看出,做實體的企業(yè)家,對房產沒什么好感。
他覺得這次調整周期至少為5-6年,泡沫還沒有擠干凈,他自己從來不會炒房,夠住就行了,不僅如此,他還讓自己的妹妹賣掉多余的房子。
說這些房子以后賣不掉,也租不出去,還要交各種費用。
樓市現狀,供需關系已然改變
現在的樓市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數據顯示,全國二手房價格已連續(xù)下跌30多個月,2025年7月百城二手房價格同比下跌7.32%。
每年還有大量新房涌入市場,空置房數量超過1.2億套,足夠3.6億人居住,41.5%的城鎮(zhèn)家庭已經擁有2套及以上房產,城鎮(zhèn)家庭住房擁有率96%等等,都在表明住房需求正在收縮。
人口結構,才是決定未來需求的關鍵因素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數據,先說明一下不保真,2025年上半年出生人口數量400萬左右。
假設下半年也是400萬,那么今年的出生人口可能只有800萬。
當然了,具體數據還得明年看,但人口結構轉變是事實,新生人口減少,老齡化加劇。
房屋供應已經過剩,而且未來對住房的需求還會繼續(xù)減少。
市場分化,普漲時代已經結束
說了這么多,不是告訴你所有房子都會跌,當前市場的一個特點是分化越來越明顯。
一線城市核心區(qū)的高端住宅價格依然堅挺,比如北上廣深,一些核心地段的高端住宅,還是很受有錢人歡迎的,且價格非常堅挺。
與一線城市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卻在持續(xù)下跌,以前80%的房子都在漲價,現在80%的房子都在跌價。
所以回到開始的問題,今年不買房,5年后會不會后悔?
如果你在小城市,或者一些資源枯竭型城市,我想大概率會很難受,小城市先不說產業(yè)少,各種資源匱乏,只看人口就知道,房子供過于求,房價還可能繼續(xù)下跌。
在一線核心地段,如上海內環(huán)、北京東西城、深圳灣等區(qū)域,現在買房,五年后肯定不會后悔,這些地區(qū)有人口流入和產業(yè)支撐,房價相對堅挺,甚至可能緩慢上漲。
當然,門檻比較高,不是普通人就能夠得著的。
其實我真心建議剛需朋友,可以上車了,我說的剛需不是剛性需求,而是有錢,有能力買房,又有需求,這就沒什么要猶豫的了。
投資的話還是省省吧,買房已經不是普通人能玩的游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