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青年聚焦民生熱點,解讀財經(jīng)要聞,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最睿智的解讀。一個有獨特視野、有溫度有深度的青年朋友。977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文|文心一言
首發(fā) | 公眾號芳華青年
芳華青年:聚焦民生熱點,解讀財經(jīng)要聞,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最睿智的解讀。一個有獨特視野、有溫度有深度的青年朋友,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后臺授權(quán)。
胡雷坐在輪椅上哭的那天,全網(wǎng)都跟著紅了眼。
這個因小兒麻痹癥站不起來的男人,靠拾荒、做工藝品攢錢,15 年捐出 100 多萬,救過 20 多個像 “小樹苗” 一樣的孩子。
但這一次,他沒有“解救”回來那個善良的女孩兒。
有人說 “是意外”,可網(wǎng)友的心疼里,藏著更沉的疑問:若不是 “女孩” 這兩個字,在某些角落仍被輕看,是不是太多故事,能少些遺憾?
人人都說女兒好,世人卻盼男孩來養(yǎng)老。
文明開化已經(jīng)這么多年了,竟然還有一些地方倡導男孩要比女孩好,實在是令人悲痛。
前幾天,殘疾拾荒者胡雷資助的女孩薛某某,去世了,聽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很詫異。
因為這個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因為小兒麻痹癥,導致終身殘疾,站立不起來。
可是身殘志堅,他的身體站不起來,但是靈魂站的比誰都筆挺。
自2008年起通過賣工藝品、回收廢品及社會捐助籌集資金做公益,到如今已經(jīng)捐獻出去100多萬錢物!
他靠一分一分的廢品積累起來的錢,幫助了很多留守兒童,尤其是家庭困難的孩子,繼續(xù)讀書。
而出事的女孩兒就是他捐助的人,起初的傳言說家里重男輕女,女孩在家不被關(guān)愛。
這個女孩下邊有個妹妹,還有一個小弟弟,因為和家里鬧矛盾了,一氣之下跳到家附近的池塘里。
后來,胡雷辟謠,說家里爺爺奶奶對她很好,不要傳謠。由此可見,善良的胡雷,真的不愿意所有人受苦。
后來警方通報說,女孩因輔導作業(yè)與家人發(fā)生爭執(zhí)離家出走,經(jīng)全力搜尋于兩日后在家附近的水塘里被發(fā)現(xiàn)。
誰能想到,女孩竟以這樣一種方式,招呼不打一聲就選擇了離開。
她曾經(jīng)緊緊握著恩人的手說希望您永遠平安。但你卻沒能讓我們等到她平安長大。
網(wǎng)友們第一次認識她,是她為胡雷感動落淚,第二次再見她,卻是胡雷為她痛哭流涕。
不管怎么樣,一個活潑可愛,善良懂事的女孩走了。
網(wǎng)友們之所以這么大的意見,說到底還是因為她是女孩子,而這個社會有很多地方,依然對女孩有偏見。
我為什么這么篤定呢?
兩件事。
老家的朋友和我說,她舅舅家的女兒今年原本是該讀高三了,可是他親爸爸,竟然不讓她去學校了。
她爸爸年輕的時候和她媽媽剛結(jié)婚沒多久,就懷孕了。
懷孕后本來商議是想打掉的,但是她媽媽害怕,躲起來生下來她,等到她一歲的時候,她父母還是離婚了。
后來她就跟著她爸爸,她爸爸后來再婚過一次,但沒多久還是離了。
她爸爸存了很多錢,可是一分都不愿意多給她花,因為要留著給自己養(yǎng)老,要留著找老婆。
或許是覺得有個女兒在身邊影響自己再找老婆,或許是因為幾段婚姻都不幸,所以對她也不好。
她爸爸不讓她讀完高中,才17歲就被迫出社會打暑假工。工資剛到手,她爸爸又問她要工資,說是支付撫養(yǎng)費……
都說虎毒不食子,可是有的人,卻比吃人還狠心。
因為成年人的錯誤,讓一個孩子遭受人世間的悲傷,連父母的親情都感受不到,實在是悲哀。
另外一件,也是一個女孩的故事。
她說,家里有個弟弟,父母有存款和房子,已經(jīng)明確告訴她,這些財產(chǎn),以后是要留給弟弟的。
她說,雖然我沒有說要爭財產(chǎn),但是當他們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我還是很難過。
我六歲的時候,弟弟出生了。家里忽悠我說,以后我要是在外面受欺負,我弟會幫我。
我讀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帶我弟上學,幫他洗衣服,什么事都干。
可是現(xiàn)在我長大了,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我們小時候關(guān)系特別好,可是長大了,他眼里只有錢,有什么事就問我要錢,我不給錢,連姐都不叫……
她和我說,特別不想提家里這些糟事,想一想小時候真苦,現(xiàn)在終于長大了,可以過自己的生活。
她說,家里還一直逼婚,想讓她在老家繼續(xù)當扶弟魔,反對她在深圳上班。
我以前不知道為什么很多女孩子叫“招娣”,當我打開莫言的《豐臀肥乳》的時候,終于明白,無論是“招娣”還是“來娣”,還是“盼娣”,其實都是活生生的,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
我讀高中的時候,有個女孩叫某顯娣,當時沒有人理解這是什么意思,直到后來大家長大了,才知道這背后的故事。
讓一個女孩的名字背負上父母對男孩的渴望,這是何等歹毒的愿望啊!
無異于是想告訴她,你本不應(yīng)該來到這世上,應(yīng)該是個男孩才對,所以你要背負一生父母另外一個截然相反的期盼……
人人嘴里都說生兒生女都一樣,可是很多人印刻在基因里的選擇就是男孩。
包括很多女性,都會覺得要生個男孩兒才靠譜,才有安全感。其實,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孩子給的,而且你自己給的。
反倒是女孩兒,才更需要被關(guān)懷,被愛。
所以,當我們宣揚男女平等的觀念的時候,倒不如先思考一下,在生育觀念的偏差里,如何去糾正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習性?
或許,在農(nóng)耕時代,男孩子確實有優(yōu)勢,無論是生存的方式,還是社會結(jié)構(gòu),選擇男孩都有道理。但是社會發(fā)展到今天,這種觀念確實應(yīng)該做出改變了。
很多時候,男孩給不了的幸福,反倒是女孩才能給。所以,善待女孩,才是社會文明的基石。
畢竟,沒有昨天的女孩,哪來今天的母親呢?
我們總是歌頌?zāi)笎蹅ゴ?,可很多時候卻總是繞過女孩,甚至歧視女孩。
有人說 “幾千年的習性,改得慢”。可別忘了,農(nóng)耕時代的 “男孩優(yōu)勢”,早被如今的 “女兒給的暖” 撞得松動:是女兒隔著千里寄來的藥,是女兒蹲下來給父母剪的指甲,是女兒說 “媽,當年你沒讀的書,我替你讀了”。
糾正偏見從不是 “否定男孩”,而是讓每個 “女孩” 不必靠 “變成男孩” 被愛。
就像胡雷說的 “孩子就是孩子,不分男女”—— 當我們終于學會,把 “招娣” 叫成 “悅悅”,把 “她是女孩” 換成 “她是她自己”,文明的溫度,才真的落在了實處。
畢竟啊,你今天輕慢的女孩,或許就是明天某個人的全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