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魯迅同款毛背心”火上熱搜
吸引年輕一代爭相搶購
這款毛背心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旗下
文創(chuàng)品牌“人文之寶”推出
有網(wǎng)友戲稱
這是文豪的戰(zhàn)袍
穿上秒變“人間清醒文學青年”
也有作家表示
穿上之后寫稿更快了
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表示,多年來,他與基金會的同事們一直密切關注魯迅文創(chuàng)等話題,因而他對這款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爆火”現(xiàn)象并不感到吃驚,“魯迅向來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文化旗幟,他逝世近90年,但他在全球的影響力依舊無法撼動?!?/p>
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
“毛背心”的誕生
與廣州有關
這款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原型來自1930年魯迅的一件標志性穿搭——紫色絞花針織背心,原件現(xiàn)珍藏于魯迅紀念館。
這件背心的誕生,還與廣州有著一些淵源。1926年秋天,許廣平在廣州為魯迅親手編織了一件紫色絞花針織背心,并從廣州寄到上海,在魯迅與許廣平的往來書信合集《兩地書》中,許廣平寫道:“今天放假休息,早上無事,仍在寢室里繼續(xù)編織……”
信中提到的背心,正是這件紫色背心。收到背心后,魯迅立刻穿上,甚至寫信“炫耀”:“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這樣就可以過冬,無須棉袍了?!?/p>
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十分喜歡這件背心,曾穿著它上課、會友、拍照、伏案寫作。如今,在魯迅紀念館這件毛背心與泛黃的手稿并置,不僅成為時代洪流中一抹溫柔的注腳,也是許多讀者心目中魯迅先生的標準形象之一。
這件“魯迅同款毛背心”被復刻以后,不僅受到年輕人的大力追捧,引發(fā)“魯迅OOTD”風潮,許多名人學者也都興致勃勃地穿了起來,其中不乏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文化學者趙冬梅,古董鑒賞家馬未都等名家。它讓魯迅不再只是教科書上的形象,而是一個真實可感的人。
趙冬梅穿上“魯迅同款毛背心” 。
“魯迅同款毛背心”的爆火并非偶然,它映射了當下文創(chuàng)消費的巨大潛力。在廣東文學館工作人員王玥看來,魯迅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之所以能出圈,一方面源于魯迅的國民認知度,另一方面也與其作品中的批判精神密不可分?!爱斆承某蔀橐环N時尚符號,當魯迅成為年輕人的‘嘴替’,魯迅精神正在文創(chuàng)載體中實現(xiàn)從歷史到當下的穿越?!?/p>
廣東文學館中的毛背心仿制品。
對輕視名人形象的
文創(chuàng)開發(fā)說“不”
不過,令人擔憂的事情正在發(fā)生。這些年來,周令飛發(fā)現(xiàn),市場上有不少“問題產(chǎn)品”,對魯迅肖像進行各種萌化、惡搞。比如將魯迅形象設計成四方臉臭豆腐形的,圓臉面團型的,戴海盜眼罩的,甚至是染金發(fā)掛金項鏈的……種種亂象,讓他和其他家屬、基金會同事備感痛心。
據(jù)悉,對英烈、歷史偉人等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人物,即使去世,其肖像(及卡通衍生形象)也會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法律的保護。也就是說,若對魯迅、雷鋒等形象造成歪曲、調侃,會構成違法行為。
在全國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會徽及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平云看來,“相關機構應扮演好 ‘守護者’‘連接者’和‘賦能者’ 等不同角色?!?/p>
時尚會輪回
思想永不息
穿上“大先生的毛背心”
找到了解文學大師魯迅的小切口
這何嘗不是一次
穿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還有哪些“文化名人”的IP開發(fā)
讓你一眼驚艷?
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News
來源 | 廣州日報
編輯 | 卓映紫
校對 | 王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