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尿 素袋又又又刷屏了!這次,它攻占下了戶外背包領域……
只見運動品牌迪卡儂模特身穿專業(yè)登山鞋、沖鋒衣、防曬帽,全副武裝,唯獨手里拎的配飾格格不入!定眼一看,好家伙,這不就是尿素袋嗎?
迪卡“儂”失去了單人旁,橋豆上了真麻袋,這波把農(nóng)用尿素袋和中產(chǎn)chill風結合的操作,巴黎世家看了也要直呼天才!
要不說高手在民間,這波復古風的時尚靈感,早就被咱網(wǎng)友實踐過了。又輕又結實又防水,再配個背負系統(tǒng),“尿素”牌登山包一出,誰與爭鋒?
尿素袋花樣改造大賞
這可不是尿素袋唯一的用途,這兩年,機智的朋友早就把它玩出了花,且看:
不是防曬買不起
而是尿素牌防曬衣更有性價比
尿素牌帳篷,給你城堡般的安心空間
尿素牌西裝,你懂什么叫明星高定嗎?
尿素袋的偉大還在于
它以一己之力,扛起男人的衣柜
尿素袋五十年沉浮記
尿素袋的花式改造,可不是這幾年的新事情。咱們把指針撥回上個世紀。
20世紀70年代初,尿素袋出場即巔峰,當時流行將日本產(chǎn)的尿素袋改造成褲子,這種 稀罕物, 不是一般人能搶到的。
尿素褲。電視劇《小巷人家》劇照
隨著時代發(fā)展,到本世紀初,使用尿素袋改造的物品,漸漸讓人染上一層澀意。特別是農(nóng)民工進城務工和農(nóng)村大學生開學報到,行李袋上的“尿素”二字,見證了不少民工、學子的辛酸與羞澀。
再到如今,尿素袋重新變成“酷”“環(huán)?!薄皠?chuàng)新”的象征。
陡起低落今又起,尿素袋地位沉浮背后,時代列車轟鳴向前。
小尿素袋,大時代
尿素袋用作衣服背后,是當時中國的“糧棉爭地”之困。
作為布匹來源的棉花,是彼時單畝出產(chǎn)率最低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土地有限,種糧食填飽肚子和種棉花有衣服穿,只能兩者取其一。
直到中國石油工業(yè)崛起后,以石油為原料的化纖工藝讓布料不再稀缺,再加上糧食產(chǎn)能大幅提升,棉花產(chǎn)量也隨之增加,中國人的穿衣問題才不再是問題。
進口國外尿素袋的背后,還暴露當時面臨的另一個窘境——造不出國產(chǎn)化肥。
超高的技術難度下,新中國成立時,整個中國的化肥年產(chǎn)量只有0.6萬噸,是日本的一百分之一,美國的七百分之一。
沒有足夠多的化肥,就無法保證糧食畝產(chǎn),就難以填飽中國人的肚子。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靠外匯買國外設備,到努力自研,攻克化肥國產(chǎn)化難關 ,歷經(jīng)半個世紀, 一條國產(chǎn)化大化肥的發(fā)展道路被蹚了出來!
如今,中國化肥行業(yè)年產(chǎn)能已超6000萬噸,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產(chǎn)國,用全世界不到十分之一的耕地加上三分之一的化肥,養(yǎng)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而后,我們開始倡導化肥農(nóng)藥的“減量增效”,推行綠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模式。這意味著,尿素袋所承載的化肥,其使用正變得更為精準、高效與環(huán)境友好。
我們從“沒得使用”的無奈,走過了“可以自由使用”的豪邁,正步入一種“力求少用且善用”的智慧與擔當。這種轉變,不僅是農(nóng)業(yè)技術的進步,更是一個社會走向成熟、追求永續(xù)發(fā)展的深刻標志。
當我們談論尿素袋的時候,我們談些什么?
我們笑中帶淚,談起曾經(jīng)物質層面的困窘;我們自信從容,談著尿素袋代表怎樣的時尚前沿元素。它似乎成了一種語言,講述著我們如何從匱乏中走出,卻不曾真正遺忘來路;也講述著我們如何以從容的姿態(tài)回望,把最普通的事物變成可被言說、可被思考的風景。
于是,當我們再次談起尿素袋,我們其實是在談一種生存的韌性,一種在限制中尋找可能、在實用中發(fā)掘美感的智慧。
我們也是在談一種底氣,是國家實力強大后,對一種物品擁有可選擇也可不必選擇的自由。
農(nóng)民日報綜合《中國化肥信息》、@東亭庖人天廚星、吳曉波頻道等
圖片:@河南都市頻道、@海青在山頂1、@南京unfold露營裝備、@vki-7、@西安工程大學交流墻、大國三農(nóng)
監(jiān)制:王巖 編輯:邵泉尉(見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