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清晨七點的格爾木,昆侖路兩旁的路燈還沒熄滅,穿著迷彩服的士兵已經(jīng)列隊走過街頭,在格爾木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這座位于青海西北部的城市常住人口僅22萬,卻有超過一半是軍人或軍屬,被稱為中國唯一兵城。
格爾木的安全感不是憑空來的。
2023年,當?shù)毓矙C關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市刑事案件發(fā)案率每萬人不足3起,盜竊、詐騙等民生類案件幾乎降到個位數(shù),這背后是軍地聯(lián)動的防控體系。
每天早晚高峰,市區(qū)主要路口都會有軍人和民警聯(lián)合執(zhí)勤,青藏公路、格庫鐵路沿線部隊設立了20多個巡邏點。
士兵們定期沿線路巡查,防止貨物丟失或道路被破壞。
這樣的兵城格局,要從七十多年前的一條公路說起。
西藏和平解放后,邊防部隊和當?shù)厝罕姷募Z食、物資供應成了大問題。
當時從青海西寧到西藏拉薩只能靠駱駝運輸,一趟要走三個月,還常因風雪迷路或遭遇狼群。
1953年,慕生忠將軍帶領運輸隊用兩萬多峰駱駝運糧,結果四千多峰駱駝累死在途中,糧食損耗超過三成。
這次慘痛經(jīng)歷讓他下定決心:必須修一條能走汽車的路。
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正式開工,慕生忠任總指揮。
當時沒有大型機械,士兵和民工們就用鋼釬鑿巖石、用鎬頭挖凍土,晚上住在自己挖的地窩子里,喝著融化的雪水,吃著摻沙子的青稞面。
有次遇到昆侖山腳下的冰川,冰層厚達十幾米,大家就用柴火烤化冰層,再一點點清理碎石。
就這樣,他們用七個月零四天的時間修通了全長1283公里的公路,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
公路修通后慕生忠沒有離開,他知道格爾木是進藏的必經(jīng)之地,必須有人留下來建設。
1954年3月,他帶著士兵先挖了一條水渠,引格爾木河的水灌溉,這是格爾木第一片人工耕地,解決了初期的蔬菜短缺問題。
接著慕生忠從西寧拉來14萬株楊樹苗,沿著公路兩側栽種試圖擋住風沙。
他主持修建了一座二層小樓,作為青藏公路管理局的辦公室,當?shù)厝私兴鼘④姌恰?/p>
如今這座小樓成了格爾木的地標,樓前的石碑上刻著青藏公路起點,樓里陳列著當年筑路用的鋼釬、鎬頭和駱駝鞍具。
真正讓格爾木成為兵城的是后續(xù)的軍事部署和三線建設。
1964年國家啟動三線建設,格爾木因地處青海、西藏、新疆交界,成為西部重要的軍事和后勤基地,大批軍工企業(yè)陸續(xù)遷入。
比如格爾木汽車修配廠專門為進藏的軍用車輛提供維修服務,還有軍械倉庫、物資儲備站等,帶來了大量軍人和軍屬。
這些人大多選擇扎根下來,結婚生子,逐漸形成了軍人為主、軍屬為輔的人口結構。
到1970年,格爾木的軍人及軍屬已經(jīng)占總人口的40%,到2000年青藏鐵路開工后,隨著部隊參與鐵路建設,這一比例進一步提升。
軍隊在格爾木的作用遠不止防衛(wèi),青藏鐵路一期工程建設時部隊派出了3000多名官兵參與施工,負責最艱難的關角隧道和察爾汗鹽湖路段。
在察爾汗鹽湖鹽層下面是鹵水,官兵們踩著木板作業(yè),他們用了五年時間終于把鐵路鋪到了格爾木。
青藏鐵路二期工程開工的時候部隊再次派出兵力,參與凍土路段的科研和施工,為鐵路順利通車立下汗馬功勞。
軍民融合的痕跡隨處可見,格爾木市第二小學每年都會邀請部隊官兵來學校,給孩子們上國防課、教隊列訓練。
同時部隊醫(yī)院也對地方居民開放,遇到疑難病癥地方患者可以轉診到部隊醫(yī)院。
格爾木的經(jīng)濟發(fā)展,同樣離不開軍隊的助力。
作為柴達木盆地的門戶,這座城市坐擁豐富的鹽湖資源,另外格爾木的新能源產(chǎn)業(yè),比如光伏電站,很多建在部隊閑置的土地上。
軍地雙方簽訂協(xié)議,既利用了土地資源,又為部隊增加了收入。
盡管受市場影響格爾木生產(chǎn)總值略有下降,但在軍隊的支持下,當?shù)卣{整策略發(fā)展畜牧業(yè)和旅游業(yè),牲畜家禽存欄量超過40萬頭。
慕生忠將軍的精神至今仍在影響著格爾木人,如今在格爾木的將軍樓公園里矗立著他的雕像,每年清明都會有軍人、學生和市民來獻花。
將軍樓舊址。格爾木市將軍樓公園供圖
但它始終保持著“城的本色——街頭的軍裝身影、社區(qū)里的軍屬服務、軍地聯(lián)動的防控體系,讓這里成為中國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它或許不是繁華的大都市,卻用獨特的軍民融合模式,書寫著西部城市的別樣故事。
參考資料:
1. 《格爾木市志》(格爾木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 《青藏公路修建史》(青海省交通廳編,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
3. 《慕生忠與格爾木》(青海省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年版)
4. 《2023年格爾木市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格爾木市統(tǒng)計局,2024年)
5. 《中國平安建設年鑒(2022-2023)》(中國長安出版社2024年版)
6. 《三線建設在青?!罚ㄇ嗪Jn案館編,青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