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西安,本該是游客感受古都魅力的好時節(jié)。
可一場發(fā)生在酒店自助餐廳的鬧劇,卻讓珍惜糧食、家長榜樣這兩個話題再次沖上熱搜。
一名寶媽,只因酒店免費自助早餐不讓外帶雞蛋,竟當著七八歲女兒的面,把20多個雞蛋一個個捏碎扔在桌上,蛋黃蛋白滿地狼藉。
起初大家只罵她浪費糧食、教壞孩子。
可隨著事件發(fā)酵,才發(fā)現此女的惡行原來早有“前科”,同事匿名曝她職場“霸蠻”,連丈夫也被指“更狠”,小區(qū)鄰居更是敢怒不敢言......
8月26日,西安某酒店的自助餐廳里,旅客們正安靜地吃著早餐。
曾某玲(化名)帶著七八歲的女兒,起初和其他人一樣正常取餐,可吃飽后刷了會兒手機,她突然端著一個盤子,裝了20多個煮雞蛋回到座位。
她一邊玩著手機,一邊不緊不慢地剝雞蛋,女兒站在旁邊,手里攥著半個沒吃完的雞蛋,眼神滿是困惑。
鄰桌的路人見她剝了一堆雞蛋卻不吃,忍不住勸道,姑娘,別浪費了,吃不完就算了。
可曾某玲像沒聽見一樣,繼續(xù)剝蛋。
直到服務員禮貌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她才說想把雞蛋打包帶走。
被服務員溫和告知自助只能堂食,不能外帶后,曾某玲瞬間變臉。
只見她抓起剝好的雞蛋就往手里捏,有的咬一口扔在桌上,有的直接捏得蛋黃外流,滿桌都是碎蛋渣。
女兒呆呆地站在旁邊,看著媽媽猙獰的表情,手里的雞蛋都忘了吃。
等20多個雞蛋全被捏碎,曾某玲甩甩手,拉著女兒頭也不回地走了,留下滿桌狼藉和一臉驚愕的食客。
而誰也沒想到,這場因20個雞蛋引發(fā)的鬧劇,后續(xù)扒出的細節(jié),比捏碎雞蛋本身更讓人寒心。
事件曝光后,網友很快扒出了曾某玲的具體信息,連她的工作單位也被公之于眾。
一位自稱是她同事的網友,匿名在社交平臺曝了更多猛料,讓大家看清她“素質差”并非偶然。
一位同事表示,公司里沒人愿意跟曾某玲深交,大家都怕惹上麻煩。
不僅如此,這兩天公司群里私下都在聊她捏雞蛋的事,可沒人敢公開提,更不敢@她。
哪怕刷到相關視頻,都趕緊劃走,生怕被她發(fā)現后報復。我們連抖音都不敢隨便看,就怕大數據推給她,讓她知道我們在關注這事。
就這樣,曾某玲在外人面前維持的光鮮形象,被同事的爆料戳得稀碎。
原來她在酒店捏碎雞蛋的沖動,不過是日?!鞍孕U”本性的又一次暴露。
如果說職場上的強勢還只是個人品行問題,那知情人曝出的她家庭情況,更讓網友咋舌。
原來曾某玲的“不好惹”,背后還有家人的“加持”。
那位匿名同事還提到,曾某玲的丈夫比她“更厲害”,曾鬧得整個小區(qū)的“名聲在外”。
小區(qū)里不少人都被她“折騰”過,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生怕遭到報復。
這樣的家庭氛圍,也難怪她會當著女兒的面,毫無顧忌地糟蹋糧食、漠視規(guī)則。
這下好了,隨著眾人不斷的深扒、曝光,捏蛋姐一家的黑歷史也是遭到徹底曝光,以后怕是少不了路人的吐槽了。
隨著此女的行為是受到了眾人的唾棄與否定,可后續(xù)如果要立“典型”、警告后人,定什么“罪”,卻成了眾人頭疼的難題。
畢竟,20個雞蛋,雖然浪費糧食可恥,但價值認定上放到當下其實也沒多大數額,一時間還真沒什么可依據的條例、法規(guī)來懲戒她。
可如果就這樣放任的話,此女捏蛋行為背后的影響,又確實很惡劣,還會造成了不小的社會負面效果,因此也不合適。
還有網友說,現在酒店已經把這條監(jiān)控視頻給公開了,已經相當于“社會性死亡”,再進一步懲罰不太合適。
只能說,后續(xù)如何處理,還是以官方的后續(xù)官宣為準吧。
可不管該女還要不要在“社死”的基礎上加碼,卻已經暴露出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對糧食的不尊重,對“粒粒皆辛苦”的冷漠。
人民網曾報道過志愿軍的后勤往事。
1951年冬,長津湖戰(zhàn)役中的志愿軍戰(zhàn)士,只能靠凍硬的炒面和雪水充饑,有的戰(zhàn)士因為缺乏食物體力不支,連握槍的力氣都沒有。
我們今天能安穩(wěn)地吃早餐、隨便拿雞蛋,是前輩用血汗換來的,曾某玲捏碎的不只是雞蛋,更是對前輩的不尊重。
還有對孩子教育的忽視。
7-8歲這個年齡段,孩子處于模仿敏感期,父母的行為模式會直接內化為孩子的行為準則。
曾某玲當著女兒的面捏碎雞蛋、用破壞發(fā)泄情緒,這會給孩子留下個非常不好的種子。
只要我覺得不開心就可以通過毀東西來發(fā)泄,這種錯誤認知,比浪費糧食更難糾正。
就像有網友說的,20個雞蛋值不了多少錢,但孩子的三觀、對糧食的敬畏心,一旦毀了,多少錢都買不回來。
曾某玲或許能靠道歉和輿論平息風波,但她給女兒上的“最爛一課”,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彌補。
盡管這場捏蛋風波看似已經過去了,但它留下的思考卻遠沒結束。
一個人的素質,從來不是體現在穿得多精致、工作多體面,而是在“沒人盯著”的時候,能不能守住底線。
不浪費糧食,不漠視規(guī)則,更不把壞情緒發(fā)泄在無辜的事物上。
曾某玲的“社會性死亡”,不是網友的“網暴”,而是她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后果。
她女兒眼中的困惑,也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孩子對“對錯”最本能的感知。
希望這場鬧劇能給所有人提個醒,糧食是前輩用血汗換來的,容不得糟蹋,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容不得誤導。
別讓一時的泄憤,用20個雞蛋的代價,毀掉孩子的三觀,也糟踐了前輩換來的好日子。
畢竟,真正的體面,從來不是贏了一時的氣”,而是守住做人的本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