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網(wǎng)發(fā)布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文章觀點僅供參考,所涉及內(nèi)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為提高文章流暢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編譯,讀者請自行辯解!如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
劉文彩,這個名字在四川一帶,早已經(jīng)不只是一塊墓碑,而是某種集體記憶的死結(jié)。他是那種土生土長的鄉(xiāng)下富人,從小就在大邑安仁鎮(zhèn)摸爬滾打,家里有地,有作坊,有鹽藥生意,還會放高利貸。
等他成年,把手頭的這些雜七雜八生意越做越大,幾乎把西川的土地都收割了一遍。講這些,無需加修飾,他就是典型的制度縫隙掠奪者,民國那會兒的政權割據(jù),為他開了天窗。
他的故事最好不是專家解讀,而是抽絲剝繭,還原一幕幕細節(jié)。比如那場盛大的祭祖宴,2010年,距離劉文彩故去整整61年,他的后人們從北京、上海、廣州,還有國外,像洄游魚一樣回到了祖地。通知一發(fā),電話、郵件飛遍四省八市,大人小孩,一個都不少,老的拄著拐,小的抱在懷里,在祠堂排隊燒香,跪叩三響,鞠躬三次。場面,大到當?shù)鼐频昀习宥寂d奮了,菜要辣子雞、回鍋肉、麻婆豆腐,席位原本備七十五桌,最后臨時加到兩百桌。桌椅從祠堂搬到外頭,鞭炮聲時斷時續(xù),空氣里全是川菜油香和火藥味。你細品,這種家族盛會,其實就是一場以血脈為紐帶的小型社交動員,表面是祭祖,實則在集體補綴族譜、編織新的身份認同。
時光回流,看清劉文彩從哪一層樓梯爬上來。1887年,他生在地主家庭,并不是極富,但資源足夠。小劉文彩跟著大人租地、賣藥,還琢磨各種捐稅名目,花捐、鋤頭捐、廁所捐,什么都能收錢。等到他弟弟劉文輝成了民國軍閥,他索性把軍政勢力當自己家后院,不僅搞錢,還要掌控命脈。農(nóng)民種鴉片也逃不掉,誰不種,就要交懶捐,這叫“你不掏錢,就掏命”,實操下來,就是一場血汗征收。
1931年,還有一場刺殺風波,劉文彩參與刺殺劉湘失敗,但運走了整整四千五百箱金銀珠寶,武裝船隊,機槍手槍備齊,每一路都是草木皆兵。他怕亂,怕得“富而不安”,怕得要用鐵血和銀子筑起莊園防線。后來,他開始大興土木,建莊園,占地萬余平方米,屋子兩百多間,二十七個天井?;ㄆ俊⒋善?、紅木、雕梁畫棟,仆役成群,風水墩、收租院、金庫一應俱全??赏獗碓偕萑A,骨子里,都是抽剝農(nóng)民的來路。
你要說劉文彩只會壓榨,其實也不全對。他有時也湊公益,比如修水利、建學校,但這些舉動,更像在給自己的家族榮光刷層金漆。文彩中學、各種水利,既是家族橫向擴張,也是試圖讓自己從“階級剝削者”變成“飽含善意的鄉(xiāng)紳”,多少有點“名利雙收”的路數(shù)。正版套路,是利用善舉換合法性、增加影響力,讓家族持續(xù)榮光。
祭祖那天是2010年三月。劉文彩孫子劉小飛,劉文輝孫子劉世昭,通知一下,1200多人出現(xiàn)。早上活動,供品準備齊全,鮮花、水果擺好,點心甜氣彌漫。家族代表讀祭文,讀到“家族過往”,聲音有點渾濁,空氣里的香煙霧隨人的動作搖曳。老照片輪流傳看,辨認誰是先祖,誰是某房姨太太。菜上桌,辣子雞、回鍋肉炒得油花四濺,麻婆豆腐的辣味嗆鼻,兩百人因為座位太擠,只能把飯端著,仆役躲閃端菜,外面的居民舉著手機拍照。當?shù)胤秸娜舜┧缶S持秩序,祠堂外頭的飯店和攤販生意突然暴漲。
聚會后的余波,很快就消散。后人們各自回去,有人互換聯(lián)系方式,計劃下次再見。有的在北京,有的在成都,有的去了美國或者加拿大。二十世紀初的莊園,現(xiàn)在是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里再沒有地主家族的權力,只有雕塑和租佃院落說明牌,游客進去,翻看過去的稅租賬本。那些被收割的農(nóng)民故事,已經(jīng)被轉(zhuǎn)述成展示品,被流量和講解員梳理成“階級斗爭史”的一部分。
更深一層,家族命運也跟著改寫。劉文彩自己過世那年是1949年,那年之后,老莊園歸了官方,已是“收租院陳列館”。他的幾房太太,幾個兒子,后來不得不轉(zhuǎn)向雜工、職員,甚至鐵路倒霉事故喪命。十五代家族,少了商賈,多了教授教師,生活變得普通,分布各地,也去了海外。再對照明代沈萬三后代故事,當初沈家因巨富受忌,后世子孫靠教育、商業(yè)重塑家族形象,漸漸脫掉“暴富惡名”;又像美第奇家族,前人靠銀行積累財富,后人贊助文藝,變成了歐洲文化符號。你看,家族記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被各代人反復重塑,有的是主動切割,有的是被動歸檔。
這場劉文彩祭祖,表面看好像是私人紀念,其實是和官方歷史“搶地盤”,一邊續(xù)寫家族的榮光,一邊逃不過社會記憶的追問。祭祖上的200個席位,不只是一頓飯,是對“地主家族還能否體面?zhèn)鞒小钡囊淮喂_回應。菜肴的麻辣,煙霧的涌動,都是沖突的氣味,是家族榮耀與階級標簽纏斗的現(xiàn)場。你要問我怎么看?底層邏輯很明確:歷史評價從來不是單一標準,后人總有通過聚會、公益、職業(yè)轉(zhuǎn)型不斷重塑家族形象的機會。但血與汗鑄就的家族故事,永遠無法徹底洗白,只能在時代的更迭里,一寸一寸被記憶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