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一人分飾三角。
——今天的編輯土豆兒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外出旅行時我不再追求精致美照,而是總想“復(fù)刻經(jīng)典”,特別是復(fù)刻童年最愛的《西游記》,去年去山西,專門到《西游記》取景地之一的晉祠復(fù)刻。
回來不久才知道原來青城山也有很多《西游記》取景地,于是約上“臭味”相投的朋友,又去重走取經(jīng)路。
大概有七八年沒有來過青城前山了,上一次爬上老君閣還是2008年,所以這次來又像新的一樣。
進入山門才看到,原來這里有棵510年的楨楠樹,雖然不能抱,還是用手摸了摸,感受下500年的天地精華。
上山之后我就一直在尋找西游記的場景,邊走就邊感嘆,40多年前攝制組要帶上這么多設(shè)備器材和衣服,爬這么遠的山路來拍攝,太不容易了。
我們從 第一集《猴王初問世》開始說,第一集孫悟空上仙山找菩提祖師學本事,來到了靈臺方寸山。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山門,就是青城山的“五洞天”,孫悟空穿著“草裙”,敲了敲門,又猴里猴氣的躲到門旁邊。
這副聯(lián)很有意思,是吳承恩設(shè)計為字謎,“斜月三星”由三部分組成:斜鉤筆畫象征上弦月,三點偏旁對應(yīng)星辰排列,組合構(gòu)成漢字“心” ,“靈臺”出自《莊子》中的“不可內(nèi)于靈臺”,方寸取自成語“方寸大亂”都是古代對“心”的雅稱,共同隱喻修道需先修心。
隨后猴哥進入山門之后,跑入菩提祖師的殿內(nèi),這里是青城山天師洞后門外的“黃帝祠”內(nèi),悟空就是在這里拾階而上,拜見菩提祖師。
在這里,孫悟空在此拜師學藝七年,前三年每日掃地鋤園、養(yǎng)花修樹,后四年得授長生妙道及七十二變、筋斗云等神通。
跳到第九集《偷吃人生果》,正元大仙動身上天去聽取元始天尊講道之前,離開五莊觀,眾弟子為其送行。五莊觀就是現(xiàn)在的古常道觀。
后面兩位就是著名的童子清風、明月,據(jù)說后面兩排送行的徒兒,是當時青城山真正的道士。
唐僧師徒四人行至五莊觀。
在這里,清風明月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因果形似嬰兒未敢食用,豬八戒讓孫悟空偷摘。
偷摘人生果這一段一部分是在都江堰離堆公園內(nèi)拍攝,一部分其實是在青羊?qū)m拍攝,最后剪輯在一起。
所以人生果樹其實是香樟,如果之后去青羊?qū)m的朋友可以去三清殿東側(cè)去看看這棵樹,非常美,特別是在雨天。
接著說,孫悟空一怒推倒人參果樹,闖了禍師徒四人準備連夜出逃,夜色中這段小路就是天師洞出后門往上清宮的路上。
可以看到40多年前青城山的石階還非常窄。
被抓回來后正元大仙要求孫悟空賠樹,悟空跳上了香爐,這也是在天師洞拍攝,后面的香爐不知道是不是當年的香爐。
后來孫悟空求得觀音善薩相助,用凈瓶甘露救活果樹,四人方得脫困,繼續(xù)西行取經(jīng)之路。
青城山只拍攝了兩集,但在都江堰的二王廟、堰功道等地都有取景,還有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出現(xiàn)的門洞。感興趣的可以繼續(xù)在秦堰樓到二王廟路上,二王廟下到松茂古道路上去復(fù)刻。
不得不說青城山景區(qū)現(xiàn)在確實緊跟熱點,不少地方都有《西游記》的打卡牌,動作方向讓你一次復(fù)刻明白。
從下午一點進入山門到老君閣我們一共走了4小時,最后乘坐6點前的索道下山,非??鞓芬膊挥X得累。
下山之后特地來吃了張醪糟,還發(fā)現(xiàn)了一家極品老鹵,就在張醪糟旁邊的秦氏缽缽雞。
先吃缽缽雞味道不錯,虎皮海椒和拌芹菜小菜也非常趕口。
吃罷飯,搭子說買點鹵肉回去給家人夜宵,她買完給我嘗了一片,雖然很脹了但是還是眼前一亮,就是小時候那種本味,沒有過多的香料、色素,但是肉里絲絲扣扣都很入味,重點是不咸,于是迅速打包了一大包回家,第二天全家都吃得相當滿意(忘記拍照了)。
青城山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吃法耍法,請戳:
你還有什么青城山隱藏小店,請文末分享。
今日編輯 | 土豆兒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