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根據(jù)王安憶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舞臺劇《長恨歌》(上海話版)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演。27萬字小說的精華濃縮在劇場的三個半小時里,一幅20世紀新老上海的風俗畫卷在舞臺上徐徐展開——從弄堂女兒到“上海小姐”,講“上海閑話”的“王琦瑤”跌宕起伏的一生,交織著新老上海滄海桑田的變遷。一眾實力演員全程用地道的上海話生動演繹出王安憶筆下一個個鮮活的小人物,讓觀眾品出別樣的上海味道。
本輪演出劇照
《長恨歌》被譽為“現(xiàn)代上海史詩”,曾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交織著20世紀上海的滄海桑田。從2003年首次被搬上話劇舞臺,它就收獲了眾多觀眾的喜愛,每一輪演出都一票難求,原作者王安憶更是公開表示“最愛的是話劇版” 。不過很少有觀眾知道,十多年前,編劇趙耀民就已經(jīng)寫下了滬語版本的《長恨歌》,“考慮到劇院沒有那么多上海籍演員,一直沒演?!壁w耀民說。
2023年,《長恨歌》啟用全新劇本和演員陣容,首次以上海話形式演出,瞬間掀起滬語熱潮,成為現(xiàn)象級戲劇作品。導演周小倩從2003年就參與《長恨歌》劇組,二十余年來對這部作品感情深厚?!斑@么長時間我一直跟隨《長恨歌》劇組,其實字里行間每一個字我都記得,每個版本的每一場戲、每一個人物我都記得。上海話版演出并不是把普通話翻成上海話,而是使用純粹的上海話版劇本。演出的語言一變,我都很驚奇,像重新接觸了一個新戲一樣,它完全不一樣了?!?/p>
本輪演出劇照
此次上海話版的回歸,依舊看點十足。舞臺上,一眾實力演員用最地道的“上海閑話”,將王安憶筆下的小人物演繹得鮮活生動。飾演“王琦瑤”的劉曉靚,本就是從弄堂走出的上海姑娘,她對角色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我覺得《長恨歌》是通過王琦瑤展現(xiàn)上海幾十年的歷史文化變遷,作為上海人參與這部劇的創(chuàng)作,感觸特別深,有一種溫暖又親切的感覺?!痹趧≈?,她將王琦瑤從少女到歷經(jīng)滄桑的女人,那種細膩的情感變化詮釋得絲絲入扣。
為了讓演員們的上海話更加正宗,劇組特邀錢程擔當語言指導。錢程滿懷期待地表示,希望借這部劇,讓喜歡上海文化的觀眾品味到劇本文字里的上海味道,通過演員的演繹傳播標準上海話,傳承地道的上海地域文化。為了讓觀眾更便捷地理解上海,劇場也貼心地為對白配上了普通話字幕。
本輪演出海報
舞美設計徐肖寰從小在石庫門長大,對上海弄堂感情至深。他從小說里的上海弄堂、老虎窗、屋瓦等元素中汲取靈感,舞臺上方波浪形的屋頂搭配多媒體投射出的老虎窗,石庫門特色撲面而來;大片斑駁的墻面,在燈光、多媒體與音樂的烘托下,盡顯人物悲涼底色;臺上三個轉(zhuǎn)臺好似鐘表齒輪,象征著時間流逝,讓舞臺充滿流動性;核桃木歐式家具、煤球爐、縫紉機等道具,滿滿都是年代感;演員的服裝也都是量身定制,展現(xiàn)了不同年代上海人的服飾特色。
跟著王琦瑤的步伐,觀眾仿佛被帶回從前的時光,穿梭在上海的三個時代,感受著時代洪流下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堕L恨歌》不僅僅是一個女人的故事,更是上海這座城市的記憶,它用上海話訴說著上海的前世今生,正如周小倩所說:“它帶著石庫門的氣息、時間的齒輪和上海話的溫度,等待更多人走進劇場,感受這份獨特的魅力?!北据喲莩鰧⒊掷m(xù)至9月14日。
原標題:《用“上海閑話”講上海故事有上海味道,舞臺劇《長恨歌》(上海話版)回歸》
欄目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吳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