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劇與荒誕演繹戰(zhàn)爭的殘酷與世事的動蕩,在納粹鐵蹄下的維也納,黑色幽默與魔幻現(xiàn)實縫合著時代的傷口,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屠夫”? 9月1日,北京人藝正在創(chuàng)排的《屠夫》首次開放排練,該劇將于9月6日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與觀眾見面。
作品發(fā)生在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并的特殊歷史時刻,肉鋪老板伯克勒一家,也被卷入法西斯專政的漩渦之中。隨著戰(zhàn)爭局勢的迭起興衰,忠厚耿直的老伯克勒也經(jīng)歷著人生的悲歡離散……
承載著厚重歷史底蘊,且飽含著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暴行的共同意志,正是這部戲劇作品的當代價值所在。1982年,作為對《茶館》赴歐演出的回訪,德國曼海姆民族劇院攜被稱為“日耳曼《茶館》”的話劇《屠夫》來人藝演出。當年12月,人藝就將該劇搬上了首都劇場的舞臺。2005年,朱旭、鄭榕、周正等老藝術(shù)家們再次登臺,以教科書式的表演在《屠夫》的演出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此次《屠夫》的排演,北京人藝立足國際視野、國家立場、當代思考,決定推出一部能呼應歷史和傳遞和平力量的作品,且不拘泥于前人的創(chuàng)造,以全新藝術(shù)面貌與青春演員陣容和觀眾見面。
“雖是繼承經(jīng)典,但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總想有點新意”,導演何冰表示,“當時朱旭先生的表演非常精彩,人盡皆知,所以這次重排,我們只有一個特別樸素的想法,就是讓戲能好看一點?!庇谑牵枧_上的巨型火車頭便成了觀者眼中的“大招”。在何冰看來,“火車不僅有沖擊力,更存在多種可能性,可以帶我們?nèi)ミh方,也能拉來敵人。而且當你站在鐵軌邊上,看見火車經(jīng)過的時候,那個沖擊力是非常強的,甚至給人一種壓迫感?!贝送猓疖囈舶涤鲿r光流逝,暗合了劇情的時間跨度。
相比于當年朱旭、鄭榕、周正等老藝術(shù)家的版本,何冰認為此次的重排對戲本身而言沒有太大變化,“因為全人類對正義的呼喚、對侵略者的反抗是一樣的。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像劇中臺詞一樣,要像山貓一樣警惕,人類的災難離我們并不遠,8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當中,也并不算很長?!比绻f有變化,何冰認為,“我們希望能夠關(guān)注到更多的人。過去可能只關(guān)注到了這個家庭,有些人物相對模糊,當年我沒看懂的,這次要想辦法給自己一個解釋,也讓觀眾能看懂?!?/p>
從《哈姆雷特》到《屠夫》,何冰眼見著劇中年輕演員的成長,“從他們對表演的理解看,還是有進步的。不管他演的是不是那個人物,但是你可以看到一個演員自己的盡情盡興和奮不顧身,這是最難能可貴的。”而劇中金漢的表演也與當年的朱旭不同,極具青年人的義氣與力道。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暢
編輯/李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