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在日本的一番表態(tài)正在國際社會掀起波瀾。8月29日,他在東京接受《讀賣新聞》專訪時直言:“印中緊密關系對構建多極化世界至關重要。”這番話被國際觀察家視為莫迪執(zhí)政以來對華最積極的表態(tài),背后折射出印度外交戰(zhàn)略的重大調整。
01 東京發(fā)聲的三重深意
莫迪選擇在訪問日本期間發(fā)表這番言論頗具象征意義。日本作為美國“印太戰(zhàn)略”的關鍵支點,莫迪在此發(fā)表對華友好表態(tài),至少傳遞出三重信息:
其一,展示印度外交獨立性。莫迪明確表示“印中關系影響多極化進程”,將雙邊關系提升到全球戰(zhàn)略高度,凸顯印度不愿充當任何大國附庸的立場。
其二,平衡各方關系。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框架下,印度始終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對華政策。此次表態(tài)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立場。
其三,為后續(xù)訪華鋪墊。莫迪結束日本行程后直奔天津參加上合峰會,這是其時隔7年再度訪華,需要營造良好氛圍。
02 經濟實利驅動戰(zhàn)略調整
莫迪特別強調“兩大經濟體攜手穩(wěn)定世界經濟秩序”,道出了印度對華政策轉變的經濟動因。三個數(shù)據值得關注:
中印貿易額在2023年達1362億美元,同比增長6.2%
中國保持印度最大貿易伙伴地位,順差規(guī)模達1010億美元
印度自華進口機電產品占比超45%,包括大量制造業(yè)中間品
這些數(shù)字表明,盡管存在邊境爭端,但兩國經濟互補性極強。特別是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背景下,印度需要中國的資本、技術和中間產品來推動“印度制造”戰(zhàn)略。
莫迪的務實態(tài)度反映印度正在重新權衡地緣政治與經濟實利之間的關系。
03 “多極化”背后的戰(zhàn)略自主
莫迪反復強調“多極化”并非偶然。這一表述既契合印度長期奉行的“戰(zhàn)略自主”外交政策,也順應了當前國際格局演變的大趨勢。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印度拒絕追隨西方制裁俄羅斯,已經展現(xiàn)出獨立外交姿態(tài)。此次在對華關系上再次強調“相互尊重、互利互惠”,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政策連續(xù)性。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正試圖在中美之間扮演“平衡者”角色,既從與美國的安全合作中獲益,也保持與中國的經濟聯(lián)系,最大化自身利益。
04 地緣棋局中的印度算計
莫迪的發(fā)言時機耐人尋味。當前國際形勢出現(xiàn)三大變化:
首先,西方對俄制裁效果不及預期,發(fā)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
其次,美國進入大選周期,對外政策存在變數(shù);
最后,全球南方國家話語權提升,印度尋求領導地位。
在此背景下,印度試圖借助上合組織、金磚機制等平臺擴大影響力。改善對華關系有助于提升印度在這些多邊機制中的話語權。
此外,印度2023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期間的成功表現(xiàn),也增強了其開展大國外交的信心。
05 關系回暖的現(xiàn)實基礎
中印關系改善并非空中樓閣,已有若干積極跡象:
邊境問題上,兩國已完成多輪軍長級會談,在多個摩擦點實現(xiàn)脫離接觸;
經貿領域,中國對印投資逐步回暖,多家手機制造商擴大在印生產;
多邊場合,兩國在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議題上保持溝通。
這些進展為莫迪此次表態(tài)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也使“印中關系回暖”更具說服力。
結語:新時代的大國博弈之道
莫迪的發(fā)言標志著印度對華政策進入新階段:既保持戰(zhàn)略自主,又展現(xiàn)務實姿態(tài)。這種轉變既源于國際格局變化,也出于印度自身發(fā)展需要。
當今世界正處于秩序重組的關鍵期,大國關系需要新思維。莫迪的“多極化”宣言提示我們:在國際政治中,沒有永恒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印這兩個文明古國如何超越分歧、實現(xiàn)共贏,將考驗雙方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