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bào))
轉(zhuǎn)自:中國婦女報(bào)
從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出發(fā),一路向北,你將抵達(dá)一個(gè)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奇觀——巴爾喀什湖。它的西半部湖水清澈如鏡,鹽度接近淡水;而東半部卻鹽分濃重,咸得發(fā)苦。這種“一湖兩味”的奇觀,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從高空俯瞰,巴爾喀什湖像一條橫臥在中亞荒漠中的銀色長帶,東西綿延605公里,南北最窄處僅3.5公里。湖泊中部向北伸出一座半島——薩雷耶西克半島,將湖面“劈”成兩半。
發(fā)源于我國新疆的伊犁河,攜帶天山山脈的冰雪融水浩浩蕩蕩注入巴爾喀什湖西側(cè),貢獻(xiàn)了全湖75%~80%的水量。豐沛的淡水不斷稀釋西部的湖水,使得西部鹽度始終維持在1.48‰左右。
而湖東部僅有幾條小河注入,水量微不足道。更嚴(yán)峻的是,巴爾喀什湖地處中亞腹地,遠(yuǎn)離海洋,年均降水量僅約140毫米,而蒸發(fā)量卻高。在烈日炙烤下,東部湖水不斷濃縮,鹽度飆升至10.4‰,成為典型的咸水湖。
它東西狹長、南北狹窄,加上那道“卡脖子”的水道,讓東西湖水只能“隔峽相望”,鹽分涇渭分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