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她在一檔演員培養(yǎng)綜藝中的表現(xiàn)。當時,她與另一位名叫張昊玥的參與者競爭同一個角色,在張昊玥登臺表演時,虞書欣并未安靜觀摩,而是在一旁與人低聲議論,從演技到服裝,毫不掩飾地進行著實時批評。當導(dǎo)師最終選擇了張昊玥后,她的不滿更是溢于言表,當眾質(zhì)疑決定的公平性,事后,她在采訪中用“蜘蛛精”來形容自己的競爭對手。這種不受約束的姿態(tài),在當時或許還能被部分觀眾解讀為“敢說敢做”,但在如今的輿論場上,它被清晰地打上了“職場霸凌”的烙印。
最近,作為事件另一方的張昊玥,點贊了相關(guān)的負面評論,并曬出了與趙露思的互動截圖,仿佛為這場遲來的審判添上了一塊關(guān)鍵拼圖。這讓人們意識到,虞書欣的行為模式或許并非個例,于是大家開始重新審視她與其他藝人的互動細節(jié)。
比如,在一次節(jié)目中,她需要整理可能走光的衣服,卻下意識地朝向身旁的男嘉賓王鶴棣,而非坐在自己一旁的女生,這個舉動也被網(wǎng)友指責為刻意“博眼球”。
如果說個人行為的爭議是內(nèi)因,那么其粉絲群體高度攻擊性的“守護”,則成了這場風暴中最強勁的外部推手,這種近乎偏執(zhí)的忠誠,不但沒能保護好偶像,反而一次次主動激化矛盾,將小火苗扇成了燎原大火,最終反噬到了虞書欣自己身上回到這次的導(dǎo)火索趙露思事件,整個過程中最吊詭的一點,就是虞書欣的粉絲在沒有任何人點名的情況下,選擇主動出擊。這種“過度防御”的邏輯,恰恰坐實了外界的猜測,把一場本可以一笑而過的口角,硬生生升級成了全網(wǎng)范圍的黑料科普大會,親手為對家送上了“彈藥”。
這種模式并非首次出現(xiàn),早在2020年,一位網(wǎng)名為“喜塔臘容音”的素人網(wǎng)友,僅僅因為發(fā)文評論虞書欣在節(jié)目中對劉雨昕不禮貌,就遭遇了滅頂之災(zāi)。而在這場風波中,虞書欣本人的操作堪稱火上澆油,她親自用自己擁有兩百多萬粉絲的“小號”,轉(zhuǎn)發(fā)并評論了這位素人的微博。對公共責任的漠視,是第一道裂痕。她曾在高速公路上因錯過出口而直接倒車的行為,本身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極度不負責,更惡劣的是,同行的粉絲車輛竟然也跟隨她一起倒車,這種偶像失格行為所帶來的負面示范效應(yīng),令人觸目驚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