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樓,一聲巨響打破寧靜,空調安裝工從高空墜落,生死未卜,家屬淚灑病床。
更讓人揪心的是,蘇寧與格力兩個知名大品牌卻不愿承擔責任,互相推諉,“踢皮球”。
高危行業(yè)的安全誰來保障?格力和蘇寧誰能給出交代?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一聲巨響打破寧靜
8月22日,上海的孫女士家傳來一聲沉悶的巨響,她沖出去一看,瞬間驚呆了,剛剛還在窗外作業(yè)的空調安裝師傅,此刻正一動不動地躺在樓下的地面上,而在三樓窗外,那臺嶄新的格力空調外機,連帶著被扯斷的護欄,懸在半空中搖搖欲墜。
而整個事件的因為家屬的出現(xiàn)也變得撲朔迷離,師傅的傷情變成謎團,電話里他自己說只是骨折,已經回家休養(yǎng)了,可找上門來的家屬卻哭訴,人根本沒出院,還在ICU里搶救。到底誰說的是真話?
更奇怪的是工人的身份,格力官方明確表示,他們的標準流程只會派一名師傅上門,可那天出現(xiàn)在孫女士家的,卻是整整三個人,這多出來的兩個人是誰?他們有高空作業(yè)的資質嗎?沒人知道,也沒人回答。
最離譜的要數(shù)蘇寧的系統(tǒng)記錄,這起發(fā)生在8月的事故,在系統(tǒng)里卻清清楚楚地寫著“安裝完成”,日期更是匪夷所思的7月31日,那時候孫女士家還在裝修,根本不具備安裝條件,這個憑空出現(xiàn)的記錄,至今無人解釋。
誰的師傅誰的鍋
事故發(fā)生后,驚魂未定的孫女士第一時間想到了銷售方蘇寧,她在蘇寧的線下門店買的格力空調,理應由他們負責,然而蘇寧的客服電話,像一個機器人,每次通話都是“您的問題我們已經記錄,會盡快反饋”,然后便石沉大海。
無奈之下,孫女士找到門店,得到的答復卻讓她心涼了半截,蘇寧方面表示,安裝服務是由格力直接負責的,錢也是格力結算的,這事兒得找格力,像踢足球一樣兩邊拉扯。
可格力那邊呢?他們的說法聽起來更“專業(yè)”,撇得也更干凈,他們強調,官方派出的師傅必須持證上崗,公司給買了保險,作業(yè)時還必須系安全繩,言下之意,現(xiàn)場這個三人團隊,恐怕不是他們的“正規(guī)軍”。
兩大品牌就這樣,一個把責任推給品牌方,一個用內部標準劃清界限,讓受害者無從說理,只能自己承受方方面面的痛苦。
紙上談兵的安全閥
這些企業(yè)口中的層層保障,在現(xiàn)實面前顯得不堪一擊,那些本應是“安全閥”的環(huán)節(jié),從后臺數(shù)據(jù)到現(xiàn)場操作,幾乎全面失效。
蘇寧系統(tǒng)里那個“7月31日已完成”的詭異記錄,暴露的不僅僅是時間錯誤,它更像一個信號,說明平臺對整個服務流程的監(jiān)控可能形同虛設。
這種記錄是為了提前結算款項,還是為了規(guī)避管理責任?我們不得而知,但它確實讓所謂的流程監(jiān)管成了一句空話。
再看資質認證,格力聲稱師傅“持證上崗”,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完全是個信息盲區(qū),大家怎么可能去核實師傅的資質證書是真是假?大多數(shù)人唯一的辨別依據(jù),就是那身工作服。
最后是現(xiàn)場操作,墜落的師傅到底有沒有系安全繩,至今無人說清,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事故發(fā)生時的巨響引起孫女士的警覺,而屋里另一位師傅竟然對孫女士輕描淡寫地說:“沒事,是師傅在外面作業(yè)”。
這種對高空作業(yè)風險的極度漠視和僥幸心理,讓人不寒而栗,在這場鬧劇中,最無助、受傷害最深的,是消費者和一線勞動者,孫女士的生活徹底被打亂了,她不僅要承受事故帶來的心理陰影,還要面對后續(xù)一連串的麻煩。
8月27日,受傷師傅的家屬一行六人找上門來,其中甚至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他們電話打不通,找不到負責人,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業(yè)主身上,孫女士被夾在中間,既同情又恐懼,生怕自己被卷入一場扯不清的法律糾紛。
而那位躺在病床上的師傅,無論傷情是骨折還是危重,他都付出了慘痛的身體代價,他的家人在企業(yè)互相推諉時求助無門,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上門討要說法。
這起令人揪心的墜樓事故,絕不是一個孤例,每年我們都能聽到類似的高空作業(yè)悲劇,每次都能看到網友對品牌方不負責任的口誅筆伐,以及對安裝亂收費、服務推諉等亂象的抱怨。
當消費者購買一件商品時,他們買的是一個包含產品和服務的完整體驗,他們沒有義務,也沒有能力去分辨這背后復雜的商業(yè)漏洞。
經過這件事我們更要呼吁消費者提高警惕,要求工人增強安全意識,同時希望監(jiān)管部門可以加強管理,讓企業(yè)更加良心負責,減少悲劇的發(fā)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