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ESC大會重磅研究公布,在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人群中,新型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Baxdrostat 1mg/2mg治療12周,與安慰劑組相比,平均坐位收縮壓分別降低了8.7mmHg和9.8mmHg,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高血壓作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全球約14億人受其困擾。若血壓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會顯著增加心力衰竭、卒中和腎臟等疾病的風險。盡管高血壓屬于可干預的風險因素,但未控制高血壓仍是治療的重大難題[1]。當前證據(jù)有力表明,降低醛固酮水平有助于改善心腦血管結(jié)局并減低死亡率[2-4]。然而,目前常見的降壓藥物均無法有效降低醛固酮水平。Baxdrostat作為一種新型的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通過高選擇性抑制醛固酮合成酶,降低血漿醛固酮水平,從而降低血壓[5]。既往BrigHtn研究證實了Baxdrostat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安全性和療效。且與基線相比,Baxdrostat治療后醛固酮水平降低達44%~58%[6]。為此,研究人員設(shè)計并開展了BaxHTN研究,以探索Baxdrostat在更廣泛高血壓人群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圖1:Baxdrostat通過抑制醛固酮合成,降低醛固酮和血壓水平
萬眾期待,BaxHTN研究結(jié)果公布!
2025年8月30日,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年會的HOTLINE專場上,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Bryan Williams教授口頭匯報了BaxHTN研究結(jié)果[7],研究結(jié)果同步發(fā)表在
N Engl J Med。 BaxHTN 研究 是 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 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Baxdrostat在 接受 ≥ 2種藥物治療的 未控制高血壓 ( 包括難治性高血壓 ) 患者 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圖2:BaxHTN研究公布現(xiàn)場
▌研究設(shè)計
BaxHTN研究共分為4個連續(xù)階段,總時長52周(詳見圖3)。
圖3:BaxHTN研究設(shè)計
此次Bryan Williams教授匯報了BaxHTN研究中第1至第3階段的相關(guān)結(jié)果。
▌研究終點指標
主要療效終點:Baxdrostat 2 mg/1mg治療組與安慰劑組相比,從基線至第12周坐位收縮壓的變化值。
次要終點包括:
1.第24周至第32周坐位收縮壓的變化值;
2.難治性高血壓亞組患者從基線至第12周坐位收縮壓的變化值;
3.從基線至第12周坐位舒張壓的變化值;
4.第12周時坐位收縮壓<130mmHg的患者比例。
探索性終點包括:從基線至第12周的24小時動態(tài)血壓及夜間平均收縮壓變化值、血清醛固酮水平及血漿腎素活性。
安全性終點包括:特別關(guān)注的不良事件(即需醫(yī)療干預的事件)包括高鉀血癥(血清鉀>5.0 mmol/L)、低鈉血癥(血清鈉<135 mmol/L)及需醫(yī)療干預的低血壓。
▌研究結(jié)果
研究最終納入2023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間的794例患者,隨機分為Baxdrostat 1mg(264例)、2 mg(266例)或安慰劑(264例)組。各組基線平均血壓為149/87 mmHg,基線及第12周的背景抗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相似。在第1階段,754例(95.0%)患者治療依從性達80%及以上。
主要終點:在第12周時,Baxdrostat 1mg和2 mg組坐位收縮壓較基線分別下降-14.5mmHg(95% CI:-16.5~-12.5)和-15.7mmHg(95% CI:-17.6~-13.7),安慰劑組為-5.8mmHg(95%CI:-7.9~-3.8)。與安慰劑組相比,Baxdrostat 1mg和2mg組坐位收縮壓分別降低-8.7mmHg(95% CI:-11.5~-5.8;P<0.001)和-9.8mmHg(95% CI:-12.6~-7.0;P<0.001,圖4)。
圖4:從基線到12周各組坐位收縮壓變化
在所有預設(shè)亞組中,Baxdrostat治療降壓效果是一致的,包括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人群(圖5)。
圖5:亞組分析
次要終點:
在8周的隨機停藥期間,Baxdrostat 2mg組坐位收縮壓下降-3.7mmHg(95%CI:-5.5~-1.9),安慰劑組為+1.4mmHg(95% CI:-1.2~4.0)(兩組估計差異為-5.1 mmHg;95% CI:-8.3~-1.9;P=0.002,圖6)。
圖6:第24周至第32周坐位收縮壓的變化值
在難治性高血壓亞組中,第12周時,與安慰劑組相比,Baxdrostat 1mg和2mg坐位收縮壓分別下降為-9.1mmHg(95% CI:-12.6~-5.7;P<0.001)和-9.8mmHg(95% CI:-13.1~-6.4;P<0.001)。
對于坐位舒張壓,在第12周時,與安慰劑組相比,Baxdrostat 1mg和2mg坐位舒張壓分別降低-3.3mmHg(95% CI:-5.2~-1.4;P=0.001)和-3.9mmHg(95% CI:-5.7~-2.0;P<0.001)。
此外,第12周時,坐位收縮壓達標(<130mmHg)的患者比例:Baxdrostat 1mg組為39.4%,Baxdrostat 2mg組為40.0%,安慰劑組為18.7%(治療組與安慰劑組相比P值均<0.001)。
探索性終點:
血清醛固酮水平:第12周時,Baxdrostat 1 mg和2 mg治療后血清醛固酮水平較基線分別下降60%(從7.9ng/dL至3.2ng/dL)和65%(從7.2ng/dL至2.5ng/dL,圖7)。此外,在8周隨機停藥期中,當Baxdrostat停止使用后,血清醛固酮水平和血漿腎素活性沒有完全恢復到基線水平。
圖7:從基線到12周各組血清醛固酮水平變化
動態(tài)血壓:第12周時,Baxdrostat 1 mg和2 mg兩組24小時平均收縮壓與安慰劑組估計差異分別為-14.6mmHg(95% CI:-23.0~-6.3)和-16.9mmHg(95% CI:-25.6~-8.3);在夜間平均收縮壓上,Baxdrostat 治療組與安慰劑組估計差異為-11.7mmHg(95% CI:-19.5~-3.8,圖8)。
圖8:第12周時各組動態(tài)血壓值
安全性:
Baxdrostat總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研究期間,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大多數(shù)不良事件為輕度,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包括高鉀血癥、低鈉血癥、低血壓、肌肉痙攣和頭暈。血清鉀>6.0mmol/L的確診病例較少,與安慰劑組(0/262; 0%)相比,Baxdrostat 1 mg(3/262)和2 mg(3/263)組的發(fā)生率為1.1%(圖9)。此外,未報告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不全病例。
圖9:研究第1階段(12周)不良事件統(tǒng)計
總之,BaxHTN研究結(jié)果表明,對于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的患者,在原有治療藥物基礎(chǔ)上加用Baxdrostat 1mg或2mg(每日一次),治療12周后,與安慰劑組相比,坐位收縮壓分別降低了8.7mmHg和9.8mmHg;且在所有預設(shè)亞組中Baxdrostat降壓效果一致。研究中Baxdrostat總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血鉀>6.0mmol/L的發(fā)生率很低。
研究意義及對未來高血壓治療影響
長期以來,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群體在高血壓管理中占據(jù)著極具挑戰(zhàn)性的地位。這部分患者對現(xiàn)有降壓藥物反應欠佳,即便采用包括利尿劑在內(nèi)的多種降壓藥物聯(lián)合治療,血壓仍難以控制在理想范圍內(nèi),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長期預后和生活質(zhì)量。BaxHTN研究證實,即使在已接受中位數(shù)為3種藥物[99%使用利尿劑,90%使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治療的患者中,Baxdrostat仍能進一步降低收縮壓9~10mmHg,展現(xiàn)出顯著的降壓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在8周隨機停藥期中,當Baxdrostat停止使用時,血壓僅略有上升,未明顯反彈,這充分顯示了Baxdrostat治療效果的持久性。
在安全性方面,Baxdrostat治療引起的血鉀和血鈉水平變化主要發(fā)生在治療前2周,隨后這些指標保持穩(wěn)定。在研究期間,因高鉀血癥而停藥的情況很少見。此外,數(shù)據(jù)顯示,95.0%患者治療依從性≥80%,表明Baxdrostat具有較高的患者接受度,這些數(shù)據(jù)凸顯了Baxdrostat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最后,BaxHTN研究發(fā)現(xiàn),Baxdrostat在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亞組中治療效果相近,表明醛固酮失調(diào)在未控制性高血壓和難治性高血壓的病理生理機制中均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也提示Baxdrostat可能適用于更廣泛的高血壓患者群體。相信隨著更多關(guān)于Baxdrostat的研究成果陸續(xù)公布,特別是那些納入中國人群的研究,臨床醫(yī)生將能夠為中國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量身定制出更高效、更具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總結(jié)
BaxHTN研究為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隨著對Baxdrostat研究的深入了解,未來高血壓的治療策略有望得到更新和優(yōu)化,使更多的未控制/難治性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這不僅將改善患者的預后,還將推動高血壓治療領(lǐng)域的進一步發(fā)展。
小調(diào)研
參考文獻:
[1]Leopold JA, Ingelfinger JR. Aldosterone?and?Treatment-Resistant?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2023 Feb 2;388(5):464-467.
[2]Lin X, Ullah MHE, Wu X, et al. Cerebro-Cardiovascular Risk, Target Organ Damage, and Treatment Outcomes in Primary Aldosteronism.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2 Feb 2;8:798364.
[3]Li SM, Huang JY, Zhu CY, et al. Target organ damage in un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primary aldosteronism.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4 Jul;26(7):789-796.
[4]胡偉新, 等.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07;16(3):261-265.
[5]Dogra S, Shah S, Gitzel L, et al. Baxdrostat: A Novel Aldosterone Synthase Inhibitor for 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 Curr Probl Cardiol. 2023 Nov;48(11):101918.
[6]Freeman MW, Halvorsen YD, Marshall W, et al. Phase 2 Trial of Baxdrostat for Treatment-Resistant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2023 Feb 2;388(5):395-405.
[7]BaxHTN—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aldosterone synthase inhibitor baxdrostat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or resistant hypertension.ESC 2025.
“此文僅用于向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醫(yī)學界心血管領(lǐng)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