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那個英雄扎堆的年代,有太多名字自帶光環(huán)。劉備的仁德、曹操的雄才、諸葛亮的智謀,一提起就能讓人想起一長串故事??蓮堗A不一樣,他就像戰(zhàn)場上的一棵老松,不顯眼,卻總能在關鍵時候站出來,默默扛住風雨。直到最后倒在木門道的箭雨中,人們才猛然發(fā)現(xiàn),這個沉默的老將,早已把自己的一生,都刻進了亂世的沙場里。
張郃這輩子,走的路比多數(shù)武將都曲折。早年在袁紹手下,他就不是個只會沖鋒的莽夫。官渡之戰(zhàn)時,袁紹要派淳于瓊去守烏巢,張郃勸道:“烏巢是糧道,一旦被燒,咱們就完了,該先救烏巢??!” 可袁紹不聽,偏要去打曹操的大營,結果輸?shù)靡粩⊥康?。張郃看著袁紹陣營里的勾心斗角,知道這地方待不下去了,轉頭投了曹操。曹操聽說他來,高興得親自出門迎接,說:“你來了,就像韓信歸了劉邦,英布投了項羽??!”
這話沒說錯。張郃跟著曹操,就像千里馬遇上了伯樂。征馬超、平張魯,他每一戰(zhàn)都沖在前面,卻從不多言。渭南之戰(zhàn),馬超的西涼軍勇猛異常,曹操的部隊連連后退,張郃卻帶著一隊騎兵,悄悄繞到馬超身后,突然發(fā)起進攻,一下子打亂了西涼軍的陣腳。曹操后來常說:“張郃打仗,不光靠勇,更靠腦子?!?這話在漢中之戰(zhàn)時,更是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劉備率大軍攻張郃駐守的廣石,白天派兵猛攻,晚上還不停騷擾,可張郃卻不慌不忙,把士兵分成幾隊輪班防守,自己親自在陣前指揮,不管劉備怎么攻,廣石就是紋絲不動。劉備沒辦法,只好嘆道:“張郃這老狐貍,真難對付!”
可亂世里的英雄,哪能一直順風順水。曹操去世后,張郃跟著曹丕、曹叡,一步步成了曹魏的頂梁柱。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一下子就叛了魏,朝野上下都慌了神,曹叡卻只說了一句:“讓張郃去?!?張郃接到命令,連夜率軍趕往街亭。他知道街亭是咽喉要道,諸葛亮肯定會派得力大將駐守,可當他看到馬謖把營扎在山上時,不禁笑了:“這馬謖,還是太年輕了?!?他一邊派兵圍住山頭,斷了馬謖的水源,一邊在山下布好陣勢。沒幾天,山上的蜀軍就渴得受不了,紛紛逃散,張郃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街亭,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這么被他給攪黃了。
諸葛亮恨張郃,可也不得不佩服他。后來幾次北伐,諸葛亮只要聽說對手是張郃,就會格外小心??蓮堗A也老了,頭發(fā)白了,背也有些駝了,可每次接到出征的命令,他還是會第一時間跨上戰(zhàn)馬。別人勸他:“將軍年紀大了,該歇一歇了?!?他卻搖搖頭:“我是武將,戰(zhàn)場就是我的家,死也要死在戰(zhàn)場上?!?沒想到,這話最后竟成了真。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糧盡退兵。司馬懿讓張郃率軍追擊,張郃心里犯了嘀咕:“諸葛亮一向謹慎,退兵時肯定會設埋伏,不能追啊!” 可司馬懿卻堅持要追,說:“你是怕了諸葛亮不成?” 張郃沒辦法,只好領兵追擊。走到木門道時,兩旁的山突然安靜得可怕,他心里一緊,剛想下令撤軍,就聽一聲梆子響,山上的箭像雨點一樣射了下來。張郃趕緊揮刀擋箭,可箭太多了,一支箭射中了他的右膝,緊接著,更多的箭穿透了他的鎧甲。他從馬上摔下來,看著漫天的箭雨,突然想起了當年跟著曹操出征的日子,想起了街亭的勝利,想起了家里的妻兒。他想抬手,卻怎么也抬不起來,最后,只能慢慢閉上眼睛。
張郃死了,死在了他最熟悉的戰(zhàn)場上。消息傳到洛陽,曹叡哭了,說:“張郃一死,我曹魏再無這樣的大將了!” 諸葛亮聽說后,也沉默了很久,他知道,這個老對手,是真的走了。
后來有人說,張郃是被司馬懿逼死的,因為司馬懿忌憚他的威望。也有人說,張郃是為了曹魏的江山,心甘情愿赴死的??刹还茉趺凑f,張郃這一輩子,沒搞過陰謀詭計,沒背叛過自己的主公,只是憑著一身本事,在亂世里拼殺,直到最后一刻。
三國的故事還在流傳,英雄們的名字還在被人提起??擅慨斎藗冋f起張郃,總會想起那個沉默的老將,想起木門道的箭雨,想起他說的那句 “死也要死在戰(zhàn)場上”?;蛟S,這就是亂世英雄最好的結局 —— 不是安享晚年,而是把自己的熱血,灑在自己守護的土地上,讓后人想起時,心里多一份敬佩,多一份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