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鄭州民生耳鼻喉醫(yī)院手術室內,一名16歲的女孩安靜地躺在手術臺上。她是一名語后聾患者,從10歲開始徹底失聰,輟學在家已有6年。因為聽不見,她幾乎無法與同齡人交流,日常生活也充滿障礙。
溫情守護 姑嫂攜手圓夢
因為父母身體欠佳、家境拮據,這些年女孩的聽力問題一直沒能得到及時解決。直到嫂子嫁進家門后,才堅定地主張要給她治療。
“她是我老公除了父母之外最親的人,也是我兒子的姑姑。錢可以再掙,但耳蝸錯過時機就治不了了?!薄@是女孩嫂子最質樸的心聲。
這位年輕的嫂子經營著一家小吃店,手頭并不寬裕,但她依然堅持要給小姑子治好耳朵。曾經高昂的費用讓家庭望而卻步,而如今集采政策的到來帶來了轉機。在她看來,聽見聲音不僅是獲得溝通的能力,更是未來生活的保障。
“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她以后能夠獨立生活、融入社會,能聽見汽車聲、敲門聲,不再有安全隱患。如果以后她有了寶寶,也能第一時間聽見孩子的哭聲?!鄙┳舆@樣說。
精準手術 讓聲音重回世界
在嫂子的陪伴下,這名16歲女孩迎來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雙側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此次手術由省內知名專家團隊領銜主刀,醫(yī)生為患者選擇了雙側植入方案,讓她在未來能夠擁有更強的方向感和聲音辨別能力。
術后女孩恢復良好。更令人欣喜的是,第二天她就在朋友圈寫道:“希望自己快點好起來,以后不再是那個聽不到的小女孩啦。”
五天后,她順利出院,等待一個月后開機調試。家屬由衷感慨:“醫(yī)生護士都很有愛心,對我們照顧有加,真的很感謝!”
近年來,鄭州民生耳鼻喉醫(yī)院人工耳蝸專家團隊不斷積累經驗,已幫助不同年齡段的聽障患者重獲“新聲”。還記得2歲多的孩子在開機瞬間因“聽到母親的聲音”而驚喜大哭,也有失聰五十余年的老人在暮年重新聽見女兒的聲音,與家人相擁而泣......
鄭州民生耳鼻喉醫(yī)院是省重特大疾病即時結算定點醫(yī)院、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康復機構,自2015年以來,已累計為756名聽障患者實施人工耳蝸手術。醫(yī)院配備可視顯微鏡、手術動力系統(tǒng)、術中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為人工耳蝸精準植入提供強大的設備支撐。尤其是術中監(jiān)測系統(tǒng),NRT反應良好,可評估聽覺通路的完整性,并可以預測人工耳蝸植入后的效果。
普惠時代 人工耳蝸進入集采
人工耳蝸集采政策的實施,意味著這一醫(yī)療技術從“高端治療”走向“可及性技術”,讓更多聽障患者及其家庭得以享受公平、優(yōu)質的醫(yī)療資源。
費用大幅下降:單側植入總費用從原先的二三十萬元,降至7萬元以內;
醫(yī)保報銷可疊加:集采政策+醫(yī)保報銷的雙重支持下,部分省份醫(yī)保報銷后,患者自付費用降至1-3萬元,大幅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
普惠更多家庭:3歲前是兒童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使因經濟原因而錯失治療機會的聽障兒童能夠盡早接受植入手術,不再錯過語言發(fā)育的黃金期。
人工耳蝸適用于哪些人群:
①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包括語前聾和語后聾)。
②佩戴助聽器無效或效果不理想。
聽見未來 點亮人生
集采政策落地后,鄭州民生耳鼻喉醫(yī)院已順利完成多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對于這位16歲女孩而言,改變已然發(fā)生。
這是一次從“天價”到“普惠”的跨越,更是一次從“靜默”到“希望”的新生。
從靜默到聆聽,從孤單到融入,人工耳蝸集采政策正在改寫無數聽障患者家庭的命運。每一次人工耳蝸的啟動,都是一段人生的重啟。鄭州民生耳鼻喉醫(yī)院將繼續(xù)以專業(yè)的技術與溫暖的關懷,為更多家庭送去“聽見”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