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那姜昆真就不是人,那是神,現(xiàn)在真有,那就是男神,1986年,那時候我還在天津,我們第一次參加全國的相聲比賽,心里的沸騰,因為這次來能見到姜昆,大伙兒就在后臺翹首以盼,突然間前邊劇場一片騷動,突然就說姜昆來了,姜昆來了,全場起立,熱烈鼓掌,姜昆從劇場后面的門往里走,要進評委席,我們就在后臺等著,那是本人第一次遠遠的看見姜昆,哎呦,心里邊那個崇拜勁兒!
說這段話的時候,戴志成的眼睛里是有光的,他是打心眼兒里把姜昆當成自己的偶像、男神!
對于這樣的一幕,我們并不覺得奇怪,因為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姜昆已經(jīng)很厲害了,在其他相聲藝人還沒有飯轍的時候,他已經(jīng)登上了央視春晚,這可是主流相聲圈所有從業(yè)演員最向往的平臺!
那個階段的姜昆在春晚舞臺上為老百姓奉獻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比如如此照相、著急、虎口遐想等!
按理來說,做過曲協(xié)主席,又把弘揚振興相聲這門傳統(tǒng)藝術(shù)當成畢生追求的姜昆,哪怕74歲高齡,也應該拿出最好的狀態(tài),為老百姓奉獻最好的作品,現(xiàn)實卻是:
前半個月,姜昆先后去到了塔城和昌吉兩個座城市表演,都是義演,也就是傳說中的慰問演出
卸任曲協(xié)主席之后,姜昆每年的演出場次在減少,他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創(chuàng)作,如果自己不想寫劇本,完全可以用其他人的本子背好臺詞就行
可他最終偏偏選擇了“啃老本”,用幾十年前老掉牙的包袱取悅觀眾
到了昌吉,就說:要想長得美,多喝昌吉水,要想長得帥,多吃昌吉菜
到了塔城,這句話就變成了:要想長得美,多喝塔城水,要想長得帥,多吃塔城菜!
而不管到哪里演出,他最后的包袱都是送你一支歌,這個底也用了好幾十年!
過去20多年時間里,隨著德云社的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喜歡上了劇場相聲,他們并不清楚旱澇保收的主流相聲演員到底在表演什么作品,以及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是怎樣的!
是姜昆的兩場慰問演出,讓眾人意識到:主流藝人不思進取,沒有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而是拿著幾十年前的老作品去全國各地搞慰問,他們根本不在意這些作品是否過時,更不在乎臺下的觀眾是否笑了,因為只要有演出,他們就能拿到經(jīng)費(補貼)!
幾十年前,姜昆確實是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相聲演員,他為中國相聲行業(yè)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每次談到中國相聲發(fā)展史,姜昆都是躲不過去的那個,但這并不意味著幾十年后的今天,他可以用老作品去敷衍新觀眾,如此行為,顯然會對相聲在普羅大眾心中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所以,74歲高齡的姜昆是時候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了,再這么演下去,主流相聲圈就真的成了郭德綱的“墊腳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